本文围绕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展开,探讨了在当前形势下外企在华布局的新动态,详细阐述了多位跨国企业高管眼中“投资中国”的新机遇,同时介绍了金融机构与中国的合作意愿,展现了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强大吸引力。
金融价值观|政策红利与超大市场共振 外企高管眼中的“投资中国”新机遇
新华网北京3月24日消息,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于3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盛大举行。在此次年会上,多位跨国企业与会代表纷纷流露出加码在华投资的强烈意愿,他们期望能够紧跟中国市场的发展步伐,与中国企业携手合作,共同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今年以来,外企在华布局动作不断。特斯拉在上海的储能超级工厂顺利投产,阿斯利康也对无锡基地追加了投资。这些大手笔的商业决策让人不禁好奇,在外企高管眼中,“投资中国”的新机遇究竟藏在何处?而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明确的答案。
据年会主办方介绍,今年共有750多位外方代表参会,其中正式代表有118位,企业界代表达86位。参会的跨国企业来自广泛的国家范围,而且首次参会的跨国企业数量创下了新高。今年第一次派正式代表参加论坛的企业多达17家,像英特宜家、博枫等企业都在其中,这一数量占企业总数的20%,为历年之最。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年会上表达了宝马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他表示:“我们正在不断深化与中国科技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致力于将云端交互能力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个性化体验深度融合,未来我们的车辆将能够无缝对接中国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施耐德电气集团董事长赵国华也分享了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发展经验。他指出,施耐德电气在中国30多年的发展历程,生动地诠释了数字化和电气化技术所带来的新质生产力。在电气化方面,借助技术手段可以消除70%的碳排放,而且能源效率改造项目的平均投资回报周期仅需5年,这凸显了该领域巨大的投资机遇;在数字化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也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
西门子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总裁兼任首席执行官博乐仁介绍了西门子落地中国的“Xcelerator(开放式数字商业平台)”。该平台致力于帮助数千万中小企业开启数字化转型。博乐仁表示:“我们将持续投入资源,全力支持中国的发展。通过汇聚各方合力,西门子能够助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除了跨国企业,金融机构也在年会上积极表态,强化与中国的融资合作。法国巴黎银行董事长乐明瀚表示,目前法国巴黎银行已与南京银行展开合作,并且愿意进一步与中国银行业建立更为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在欧洲市场,巴黎银行也愿意积极满足中国企业在海外的融资需求。
瑞士再保险集团首席执行官安博思指出,人工智能应用和绿色能源转型是需要长期稳定投资的产业。针对中国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市场,瑞士再保险作为机构投资者,期待能够继续在中国发挥重要作用,支持中国的可持续创新增长。
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数字革命相互交织,共同营造出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就如同一场春雨滋润着大地,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将为外资企业在中国这片东方大地上的耕耘提供有力支持,各方携手共进、互利共赢的美好收获值得期待。
本文通过对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的报道,展现了众多跨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对中国市场的看好。从跨国企业的战略布局到金融机构的合作意愿,都表明中国市场在政策红利和超大市场规模的双重作用下,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资投入。在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数字革命的推动下,中国与外资企业有望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局面。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4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