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山东威高血液净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一事,详细介绍了其上市进程,深入剖析了公司在交易公平性、财务真实性以及销售费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发对其上市前景的关注与思考。
在3月21日这一天,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了《关于同意山东威高血液净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这意味着威高血净即将在上交所主板开启上市征程,其保荐机构选定为华泰联合证券,此次拟募资的金额高达13.51亿元。
其实早在2022年,威高血净就已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招股书。当时市场上曾有传言,威高血净有着“A + H”上市的计划。然而,随着威高血净在港交所的上市进程最终无果而终,这一传言也随之被打破。直到今年,资本市场才又一次传来了威高血净的消息。
交易公平性被质疑
威高血净成立于2004年12月,是血液净化医用制品领域的重要厂商之一。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这两大赛道。在血液透析方面,其产品涵盖了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以及血液透析机等;而腹膜透析产品则主要以腹膜透析液为主。
根据招股书的内容显示,威高血净的控股股东为威高集团,实际控制人陈学利通过威高集团、威高股份和威海凯德分别持有威高血净46.39%、26.55%、10.76%的股份。目前,威高集团旗下已经拥有威高股份、威高骨科、华东数控三个上市主体,总市值接近400亿元。如果威高血净此次能够成功上市,那么陈学利的“威高”系将达成拥有4个上市主体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威高血净的母公司,威高集团不仅是其控股股东,直接持有公司46.39%的股份,同时还是威高血净的第一大客户和重要的供应商。近年来,威高血净向威高集团的销售金额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从威高集团及其关联方采购的金额也相当巨大。这种紧密的关联关系自然而然地引发了市场对于威高血净业务独立性和交易公平性的质疑。
招股书数据表明,在2021年至2024上半年期间,威高血净对威高集团的销售金额分别为2.9亿元、4.1亿元、4.05亿元、1.78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9.97%、11.96%、11.47%、10.98%。
同期,威高血净向关联方出售商品/提供劳务的金额分别为3.88亿元、4.97亿元、4.92亿元、2.17亿元,三年半合计达到了15.94亿元,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3.34%、14.50%、13.92%和13.37%。
财务真实性存疑
前面已经提到,威高血净此次拟募资13.51亿元,这些资金将分别用于威高血液净化智能化生产建设项目、透析器(赣州)生产建设项目、威高新型血液净化高性能耗材产品及设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威高血液净化数字化信息技术平台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从项目分配的资金额来看,与其他上市公司通常将募资大头投入开发建设,剩余小头补充流动资金的惯例不同,威高血净的流动资金补充项目反而占用资金最多,达到了4亿元。这一情况与招股书所显示的公司盈利能力、现金储备、借贷等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不禁又一次引发了市场的质疑。
相关数据显示,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威高血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9.11亿元、34.26亿元、35.32亿元,净利润分别达到2.6亿元、3.15亿元、4.42亿元,利润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在资金储备方面,2021年至2024上半年,其货币资金余额持续增加,到2024年上半年已经达到了5.45亿元。而且公司的长短期借款大幅减少,2021年至2024上半年,短期借款从67918.11万元骤减至211.48万元。
怎么看都觉得威高血净并不缺钱,然而在货币资金充足、无借款压力的情况下,威高血净仍计划募资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这一举措究竟意欲何为?着实令市场浮想联翩。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H股与A股两份招股书,以及母公司威高股份财报中,公司多个年份的多个重要财务指标出现了巨大差异。
以2021年度数据为例,威高股份H股年报显示,威高血净的收入为30.78亿元;而A股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该年度收入为29.10亿元,二者相差1.6亿元。
2023年度,威高股份H股年报披露威高血净的净利润为3.26亿元,A股招股说明书披露的净利润为4.42亿元,二者相差1.16亿元。
销售费用高企贿赂疑云再现
在上市的第一轮问询中,销售费用成为了重点问询的内容。上交所明确指出,威高血净销售费用占营收比约为20%,高于同行可比上市公司,要求威高血净分析销售费用率高于可比公司的原因及合理性等。
根据招股书,2021年至2024上半年,威高血净的销售费用分别为6.79亿元、6.87亿元、6.88亿元和2.9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3.33%、20.04%、19.48%和18.41%。
其销售费用主要由职工薪酬、市场教育及调研费、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构成,占销售费用的比例分别为81.77%、84.20%、83.94%和84.84%。其中,业务招待费三年半累计达到2.3亿元,日均支出约18万至26万元。
此前,威高血净曾被卷入一场医药贿赂丑闻。在发布日期为2023年6月29日的本溪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22)辽0521刑初147号中显示,被告人张来勇于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在任本溪市中医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期间,利用其分管医疗器械采购、医疗服务合作等职务上的便利,多次接受请托人的请托,对请托人提出的合作意向、快速回款或拨款等过程中提供帮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的好处费共计人民币129.2万元。
其中,被告人张某勇于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间,在本溪市中医院向山东威高血液净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采购过程中,利用职务为该公司快速回款提供便利,并于2022年1月收受该公司辽宁市场专员郝某送给其的感谢费人民币5万元。
高企的招待费用叠加曾身陷丑闻的舆论,似乎进一步坐实了外界的猜测,也加深了外界对医疗行业普遍存在贿赂现象的印象。
在第二轮问询及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中,销售费用问题没再被提及。不过威高血净提及,面对集采新形势,公司2024下半年销售费用率已经下降至16.7%。
面对上述重重问题,威高血净到底会向公众给出怎样的答案?目前我们还不得而知。
本文围绕威高血净拟上市一事,详细阐述了其上市进程,并从交易公平性、财务真实性和销售费用等方面揭示了公司存在的诸多问题。关联交易引发业务独立性和公平性质疑,财务指标差异及募资补充流动资金的举措令人对财务真实性存疑,高企的销售费用和曾涉贿赂丑闻也引发市场关注。威高血净如何回应这些问题,其上市前景究竟如何,值得持续关注。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5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