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关法院刑事审判庭少年审判团队接手的一起抚养权纠纷案。父亲因疾病失去生活来源,提议孩子去母亲处生活,但孩子因过往经历抵触与母亲同住。法官田昊朋温情调解,解开孩子心结,还开导父亲重拾生活信心,最终为家庭找到新方向,彰显了法院在少年审判工作中的担当。
“我不想离开爸爸,我要跟爸爸一起生活!”那稚嫩的声音,带着哭腔,满是不舍与倔强,如同一把尖锐的钩子,瞬间揪住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这一声呼喊,也像是一把钥匙,缓缓揭开了这起令人揪心案件的神秘序幕。
近日,南关法院刑事审判庭少年审判团队遇到了一件格外让人动容的抚养权纠纷案。大家心中满是疑问:为何那位对孩子爱得深沉的父亲,会主动提出让出抚养权?为何天真可爱的孩子,会如此强烈地抵触与母亲一起生活?曾经一家三口温馨和睦的画面早已消失不见,宛如褪色的旧照片。那么,法官究竟该怎么做,才能为这个孩子重新建起一个温暖的“港湾”,让他再次感受到家的温暖呢?
风雨飘摇:破碎家庭的艰难抉择
时光回溯到2019年,一段原本美满幸福的婚姻,在无休止的争吵和深深的无奈中,缓缓走向了尽头。法院经过审理,最终判处孩子由父亲抚养,母亲每个月需要给付800元的抚养费。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离婚后的父亲遭遇了重大变故,他因疾病导致视力残疾,成了一位视障人士。曾经在美术专业领域有所建树的他,此时却发现自己的专业再也派不上用场。失去了生活来源的父亲,只好带着孩子寄宿在亲戚家中,靠着微薄的低保和亲戚朋友的救济,艰难地维持着生活。
生活的压力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父亲喘不过气来。在这种情况下,父亲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他提议让孩子去母亲那边生活。孩子的母亲有着相对稳定的收入,她也表示,如果孩子过来,愿意租一套40平米的小房子,用心照料孩子的生活起居。可是,无论父亲和其他人如何劝说,孩子都像一头倔强的小牛,坚决不同意和母亲一起居住。为了让孩子能够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无奈之下,父亲只好请求法院将孩子的抚养权判给母亲,满心希望法院能够说服孩子。
温情调解:法官化解亲子心结
负责这起案件的田昊朋法官,在详细了解了这一家人的不幸遭遇后,内心被深深触动,满是同情。为了更好地配合当事人的时间,田法官主动提出可以在工作时间之外审理案件。他特意等待孩子放学、家长下班之后,在安静的办公室里,为这一家人进行耐心的调解。
调解刚开始,田法官就敏锐地察觉到孩子对母亲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经过深入的交谈,他才了解到,孩子在2024年底曾有过一段短暂与母亲相处的经历,而这段经历就像一场噩梦,让孩子对长期与母亲生活充满了抗拒。孩子委屈地倾诉着,当时他正面临升高中的巨大压力,学业的重担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然而,母亲不仅没有给予他应有的理解和支持,反而对他异常严厉,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只会一味地施压、打击。孩子就像一朵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小花,没有得到青春期孩子应有的理解、引导和关怀。
田法官语重心长地对孩子的母亲说道:“知识确实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但在追求学业的道路上,不能‘只堵不疏’。这样做不仅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让他们产生恐惧心理,还极有可能适得其反,对孩子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随后,法官从客观条件出发,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比对,仔细权衡如何安排才能最大程度地便利孩子的成长。在田法官耐心且专业的调解下,孩子心中那把紧紧锁住的心结逐渐被解开,他的脸上也渐渐露出了笑容,最终同意了与母亲一起生活,准备搬往那间承载着新希望的40平米小家。
重拾信心:鼓励与希望的传递
在成功缓和了孩子和母亲的关系后,田法官并没有忘记孩子的父亲。他温和地对父亲进行了开导,劝解道:“虽然因为疾病导致了视力残疾,但你作为一个男人,更是一个父亲,不应该放弃积极生活的希望。当下的社会是一个包容的社会,想要找到工作并不难,难的是走出心房,走出自我设限。你可以从简单的事情做起,自食其力。过去的事情已经成为定局,无法改变,但未来还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当下就是一份天赐的礼物,只要你把握好现在,一切皆有可能。”听着田法官的话,孩子父亲眼中原本黯淡的光芒逐渐闪烁起来,仿佛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斗志。
最终,经过田法官的不懈努力和温情调解,孩子同意了和母亲一起生活,父亲则每个月给付500元的抚养费。这一调解结果,就像一盏明灯,不仅为这个家庭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向,更彰显了南关法院在少年审判工作中的使命与担当。
抚养权之争从来都不是“爱的选择题”,只有温情司法才能找到孩子成长的“最优解”。在少年审判中,南关法院从来不仅仅止步于机械的审判,更主动承担起引导和教育的重要作用。少年法庭的法官们不仅会耐心“问情”,用心倾听孩子话语背后的心声,更会用“温情”为孩子们营造温馨、健康的成长环境。未来,南关法院将持续深化少年审判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多元解纷机制,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凝聚起更强大的未成年人保护合力,以温情司法为笔,绘就孩子们茁壮成长的美好蓝图。
本文围绕一起抚养权纠纷案展开,讲述了父亲因疾病失去生活能力提议孩子去母亲处,孩子因过往经历抵触,法官田昊朋温情调解,解开孩子心结并开导父亲,最终促成调解结果,彰显了南关法院在少年审判中注重温情司法,为未成年人成长保驾护航的担当,未来法院还将持续深化改革,凝聚更多保护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