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00+”看江苏上市公司:硬科技、产业链与未来布局

本文聚焦3月25日胜科纳米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这一事件,标志着江苏A股上市公司数量迈入“700+”时代。围绕这一里程碑,详细阐述了江苏上市公司在“硬科技”投入、产业链协同以及未来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展现了江苏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态势。

3月25日上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的现场,胜科纳米成功鸣锣上市。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正式宣告江苏A股上市公司的数量迈入了“700 +”的崭新时代。这不仅是江苏资本市场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更深刻地凸显了“硬科技”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江苏的上市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不断引领着产业的升级与转型,为全国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贡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硬科技”属性突出,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江苏上市公司的“硬科技”属性极为突出。超过八成的新增上市公司将募集到的资金大力投入到研发创新或者技术升级之中。从数据上看,平均每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年度研发投入超过2亿元,这一数字充分彰显了江苏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在2023年度,江苏“科创军团”的研发投入总金额更是超过了200亿元。其中,天合光能、华润微、迪哲医药等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表现卓越,位居前列。科创板的设立,为江苏企业搭建了更为广阔的融资平台。目前,江苏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数量达到了113家,稳稳占据全国第一的位置。而苏州作为江苏科创企业的集中地,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多达57家,占据全省的“半壁江山”,这无疑充分展现了苏州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优势。

“链主”企业引领,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在产业链中,江苏上市公司扮演着“链主”的关键角色。它们凭借资本集聚和创新要素放大的优势,积极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协同发展。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的建设,为链主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例如,徐工机械与恒立液压作为链主企业,牵头成立了江苏省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创新中心,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生态链、创新链、供应链的协同升级。先导智能在新能源智能装备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在2024年,其在锂电池智能装备及锂电池智能物流装备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22.4%和23.8%,并且成功打通了固态电池量产的全工艺环节,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领军者。此外,恒瑞医药通过持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和积极开展国际化布局,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医药行业的领先地位。

未来产业布局,抢占发展新赛道

江苏上市公司积极主动地布局未来产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动能。在2024年,江苏省未来产业核心企业的营收总规模超过了5000亿元,核心企业数量接近1700家。无锡威孚高科与江南大学联合打造的首个人形机器人“艾德”,成为未来产业创新的典型范例。宝通科技与宇树科技的合作,进一步开拓了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的市场空间。在低空经济领域,国睿科技通过参与南京低空经济创新发展联盟,积极推动低空系列项目的落地实施。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在第三代半导体、量子科技、虚拟现实等新赛道的提前布局,为江苏未来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江苏A股上市公司迈入“700 +”时代,这无疑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在“硬科技”的强劲驱动下,江苏企业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和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正不断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为全国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着有力的支撑。

3月25日胜科纳米上市使江苏A股上市公司数量进入“700+”时代,介绍了江苏上市公司在“硬科技”投入上表现突出,“链主”企业引领产业协同发展,还积极布局未来产业。体现了江苏区域经济在科技创新驱动下的高质量发展,为全国相关领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5200.html

(0)
半荷mio半荷mio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