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鸡三次闯关IPO,加盟店、客单价问题成拦路虎

本文聚焦知名中餐企业老乡鸡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冲击IPO这一事件,深入剖析其此前两次A股上市失败的经历、资本撤离情况、加盟店经营问题、客单价走低以及财务困境等多方面现状,探讨其未来上市及发展前景。

近日,备受瞩目的知名中餐企业老乡鸡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由此开启了它的第三次IPO征程。

作为资本市场的“常客”,老乡鸡此前已有过两次冲击A股上市的经历。早在2022年5月以及2023年2月,它曾先后两次递交A股上市申请,然而结果均不尽如人意,两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在老乡鸡的IPO屡战屡败之后,部分资本开始选择撤离。目前,持有老乡鸡股份的外部机构仅剩下加华资本一家,超九成的股份高度集中于束氏家族手中。与此同时,随着餐饮投资市场遇冷,老乡鸡的估值也大幅降低。

此外,始终距离上市只差临门一脚的老乡鸡,似乎难以摆脱自身面临的“宿命”。尽管它已经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中餐品牌之一,但公司的业务发展却被困于江浙沪皖地区。与其他中餐品牌进行对比,老乡鸡的毛利率始终远远低于同行水平。在成本持续高企、毛利率偏低且负债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老乡鸡再次谋求通过上市募集资金来助力公司的发展。然而,未来公司能否借助港股上市成功破解当前面临的诸多难题,目前仍存在巨大的悬念。

对资本吸引力减弱

据证券之星观察,2022年5月,老乡鸡首次披露了招股书。但在此之后,老乡鸡陷入了一系列负面新闻风波之中。其中包括员工社保缴纳问题、实控人行贿问题、子公司财务侵占问题、增资过程存在疑点、涉嫌关联交易以及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问题等。最终,其首次闯关IPO随着招股说明书过期失效以及IPO改制而宣告结束。

2023年2月28日,老乡鸡向上交所重新提交了上市申请。同年3月31日,上交所发出首轮问询,问题涉及食品安全、社保公积金、研发投入、账款现金流以及实控人行贿等多达45个方面。最终在同年8月23日,老乡鸡宣布主动撤回上市申请,这也意味着其第二次IPO尝试同样以失败告终。

去年7月,老乡鸡创始人束从轩宣布退休,将公司董事长一职交由其子束小龙接任。今年1月,老乡鸡再次提交IPO上市申请,此次目标是冲击港股上市。

而在这一过程中,资本逐渐从老乡鸡撤离。公开资料显示,此次赴港IPO之前,老乡鸡仅完成了两轮境内融资。2018年1月,Harvest Capital(加华资本)通过出资平台裕和投资以人民币1.99亿元认购公司注册资本约182.20万元,股份制改革后持股比例约为4.94%。

2021年12月,老乡鸡又获得了麦星投资以及广发乾和分别8900万元和5000万元的投资。随后,老乡鸡便开始积极为进军资本市场做准备。

2023年底,麦星投资和广发乾和选择“落袋为安”,要求老乡鸡回购全部股份,回购对价分别为9827.46万元、5521.04万元。

现如今,老乡鸡最坚定的“陪跑者”只剩下加华资本。2024年1月,老乡鸡以原价1.99亿元回购了裕和投资持有的所有股份,并在境外重组时以2742.1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92亿元)向Harvest Capital发行1778.36万股股份,每股成本和对应估值与2018年加华资本首次参投时基本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加华资本还投资了另一中餐股小菜园,小菜园已于2024年12月成功登陆港交所上市。

老乡鸡最新的股权结构显示,束小龙、董雪(束小龙的配偶)、束文(束小龙的妹妹)分别通过海外公司持股70.78%、15.02%、6.22%;此外,股权激励计划平台持股3.00%;宋向前的加华资本通过旗下子公司持股4.98%,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外部资本。

也就是说,目前,老乡鸡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超九成的股权紧紧握在“束家人”手中。

证券之星了解到,目前餐饮赛道的投资显著遇冷。信得宝创投投资人李嘉明表示,在风险投资的推动下,很多新锐餐饮品牌得以快速成长,并逐渐在各个细分领域占据头部品牌地位。但当资本热度逐渐褪去,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时,那些被资本“揠苗助长”的新锐餐饮品牌则陷入困境。

他进一步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投资实践,很多投资人都意识到,餐饮企业在初创阶段运营的几个门店取得成功,并不代表其在实现规模化扩张之后依然能够保持成功。因为餐饮行业的运营成本会随着门店的扩张而大幅增加,实际的经营情况甚至可能会因为扩张而变得更差。

2023年和2024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显示,老乡鸡的估值一直在80 – 85亿元之间徘徊,与2021年首次上榜时的百亿估值相比,已经缩水了15%。

加盟店增量不增“收”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尽管老乡鸡是中国最大的中式快餐品牌之一。但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显示,中国中式快餐市场相对较为分散,按2023年交易总额计算,前五大市场参与者合计仅占整体市场规模的3.0%。即便老乡鸡已经在中式快餐领域做到了领先地位,其市场占有率也仅为0.8%。

为了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招股书显示,2022年 – 2024年前三季度,老乡鸡的门店数量从1125家增长至1404家。其中仅去年1 – 9月就净增205家,而此前的2022年和2023年,分别净增52家和74家。

不过,从运营模式上看,老乡鸡加盟店和直营店的发展并不平衡。

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老乡鸡加盟门店数量达到445家,同比增长222.7%。与此同时,公司直营门店数量从2023年的973家降至去年前三季度的949家。虽然加盟店数量占比超过三成,但仅贡献了不到一成的收入。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来自加盟店的收入分别为1.74亿元、2.74亿元及4.45亿元,收入占比较小,呈现出“量增利弱”的模式风险。

此外,老乡鸡的门店相对集中于安徽以及长三角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前三季度,老乡鸡在安徽的直营门店有522家,加盟店有190家。除江浙沪皖之外,仅有184家门店,其中加盟店只有15家。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口味差异较大,对于老乡鸡来说,未来要想攻占口味独特的其他地域市场,打造真正的全国性品牌,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

客单价正在走低

2022年 – 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以下称报告期内),老乡鸡的营收分别为45.28亿元、56.51亿元和46.78亿元。同期,期内净利润分别为2.52亿元、3.75亿元和3.67亿元。

从数据上看,老乡鸡近年来的增速有所放缓。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老乡鸡营收对比上一年同期分别增长58.38%、24.80%、11.86%;同期内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了86.67%、48.81%、3.34%,去年前三季度,其净利润增速呈现出断崖式下滑。

证券之星关注到,老乡鸡的主要成本集中在原材料方面。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老乡鸡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分别为16.77亿元、21.31亿元以及18.63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37.0%、37.7%以及39.8%,不仅占比过高,而且还呈现出与日俱增的趋势。

报告期各期,老乡鸡的广告及推广开支分别为5168.8万元、1.2亿元、6993.3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比例在1%左右,占各期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20.23%、32%和18.8%。

老乡鸡三次闯关IPO,加盟店、客单价问题成拦路虎

据悉,与赞助综艺节目等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营销手段相比,老乡鸡的市场推广模式比较接地气,主要以新媒体推广为核心,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号、B站等社交平台根据市场热点推出营销主题与特色产品,相对于其他消费企业,成本较低。

不过,与同行相比,老乡鸡的毛利率仍然相对较低。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老乡鸡的毛利率分别为20.30%、23.30%和23.50%。相比之下,同样是中式快餐品牌的乡村基在2019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57.0%、56.7%、57.6%。此外,海底捞在2019年至2023年的毛利率稳定在56% – 59%之间,而小菜园在上市前的毛利率也一直保持在65%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在“消费降级”的时代吸引消费者买单,老乡鸡的客单价不断走低,直营店的客单价从2022年的29.7元下降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27.6元;加盟店的客单价则从31.5元降至29.2元。这也进一步压缩了其毛利率空间。

在业绩增长放缓、盈利能力较低的背景下,老乡鸡的财务状况也面临着挑战。报告期内,老乡鸡的流动负债总额逐年增加,尤其在2024年增长显著,截至2024年9月30日,老乡鸡的流动负债已超过流动资产,净负债为6.13亿元。面对较大的资金压力,老乡鸡才重启上市之路,希望通过募集资金来支持其扩张计划和日常运营。

招股书显示,老乡鸡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强一体化供应链布局、扩大门店网络、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及升级智能设备和数字化系统等。但面对监管部门对餐饮企业的高要求,以及老乡鸡自身存在的诸多困境,其上市之路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本文详细介绍了老乡鸡第三次冲击港股IPO的情况,分析了其此前上市失败的原因、资本撤离的现状、加盟店经营的问题、客单价走低导致的盈利困境以及财务压力等。尽管老乡鸡试图通过上市募集资金来解决发展难题,但鉴于其面临的诸多挑战,未来上市及发展前景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5304.html

(0)
宫古千凡宫古千凡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