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成都中考指标到校生政策巨变,考生与家长如何应对?,2025成都中考“指标到校生”政策大调整,机遇与挑战并存

本文聚焦2025年成都市中考“指标到校生”政策的重大变化,详细分析了市级统分指标、区域指标以及民办学校相关指标政策的调整内容,并为家长和考生提供了应对建议。

2025成都中考指标到校生政策巨变,考生与家长如何应对?,2025成都中考“指标到校生”政策大调整,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成都市教育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成都教育发布》推出的《十种途径拓宽上高中渠道——2025年成都市中考政策》里,指标到校生政策紧跟“普通高中统、调招计划投档录取”之后,位居第二。这足以显示出该政策在中考招生中的重要地位。

2025成都中考指标到校生政策巨变,考生与家长如何应对?,2025成都中考“指标到校生”政策大调整,机遇与挑战并存

▲《成都教育发布》公布的2024年成都中招相关数据

“指标到校生”政策多年来一直是众多考生迈入普高的关键途径。以2024年为例,当年全市普高招生总数为100199人,而指标到校生招生数量达到了23203名。其中,石室中学、成都七中、树德中学等市属中学的市级统分指标为1182名,相较于2023年增加了134名;各区(市)县区域指标到校生总数为22021名,比2023年增加了1225名。指标到校生占整个招生计划的比例超过了23%,这充分说明了该政策对于考生升学的重要性。

2025年“指标到校生”政策大变化!

1、包括四七九“三校七区”在内的市级统分指标的“门槛”下降;

2、公办普高扩容“区域指标”将增多;

3、县市新城的优质县中区域指标数可增加到招生计划的55%;

4、民办学校“校内指标生”条件放宽;

5、民办教育集团可投放“跨校指标生”。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分类分析,并为家长和考生提供相应的应对建议。

市级统分指标“门槛”下降

市级统分指标涉及的学校主要是四七九“三校七区”和成都二中。这些学校会把统招计划的50%分配到初中学校,由初中学校择优选定“指标到校生”。

按照2024年及以前的规定,获得市级统分“指标到校生”指标的学生,不仅要参加中考,而且中考成绩必须达到“省重线”才有效。虽然有一段时间曾规定“省重线”下10分也可被录取,但这一资格依然十分宝贵。若成绩不达标,资格就会被浪费。

然而,2025年的新规定有所不同。获得市级统分“指标到校生”资格的学生仍需参加中考,但由于今年取消了“省重线”,对中考成绩的要求降低到了“普高线”。根据往年数据对比,这一要求大约降低了四五十分。

2025成都中考指标到校生政策巨变,考生与家长如何应对?,2025成都中考“指标到校生”政策大调整,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4年获市级统分指标排位靠后的“5+2”区域初中学校

像那些只有一两个“三校七区”统分指标的学校,学生的综合成绩大约要排在前三名才有机会获得该指标。实际上,很难想象获得市级统分指标的考生中考成绩会达不到“省重线”。曾有一年,“三校七区”某校录取了一名中考成绩“仅超过‘省重线’10分”的考生,这都成了新闻事件。个别不负责任的自媒体宣称“中等成绩进四七九的机会增加了”,但家长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真的是“成绩中等”的孩子,获得市级统分指标进入四七九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2025成都中考指标到校生政策巨变,考生与家长如何应对?,2025成都中考“指标到校生”政策大调整,机遇与挑战并存

▲成都市招考委2022年发布的《关于认真做好成都市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工作的通知》 (成招考委〔2022〕3号)截图

2025成都中考指标到校生政策巨变,考生与家长如何应对?,2025成都中考“指标到校生”政策大调整,机遇与挑战并存

▲武侯高中2024年招生计划

查看2024年中招计划可以发现,省级示范性普高的指标到校生计划也是按照50%执行的,个别学校的区域指标到校生计划甚至达到了55%。例如,武侯高中2024年“5+2”区域的统招计划为658名,指标到校生计划为362名。

2025成都中考指标到校生政策巨变,考生与家长如何应对?,2025成都中考“指标到校生”政策大调整,机遇与挑战并存

▲“5+2”区域有3所公办学校2024年在第三批次招生但有指标到校生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参与第三批次录取的学校,即市级示范性普高和一般普高也有“指标到校生”计划。比如成都11中2024年“5+2”区域的统招计划为293名,指标到校生计划为88名。但不知道“5+2”去年参加第三批次录取的成都11中、天府五中和天府新区综合高中等曾有指标到校生计划的学校2025年是否还会获得“特许”。毕竟按照《关于认真做好2025年成都市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工作的补充通知》精神,具有获得“区域指标生”招生资格的学校必须具备如下两个条件之一: 1.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2024年已纳入第二批次招生的非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25年成都市区域指标到校生计划大概率会有所增加,增加的来源主要是今年将启用约十所新普高。根据去年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些新学校大概率将获得招收“指标到校生”的资格。

其次,今年还将有更多民办学校会获得投放“区域指标”的资格,这也将成为“区域指标”增加的重要来源。

【建议】对于“区域指标”,家长们往往最为纠结。除了像川师大附中、川大附中、石室天府等名校的指标外,对于一些“排名稍靠后”的学校“指标”,放弃舍不得,拿到手又不甘心。建议家长充分与孩子的老师沟通,多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其实,家长调整好心态最为重要。即使在面对四七九的“统分指标”时,也有家长十分纠结:“要不要放弃?万一考取了七林呢!”

民办普高今年将享受到三大政策红利

在2025年以前,成都“指标到校生”政策的主要承担者是公办学校。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不低于50%的统招计划为“指标到校生”计划,而民办学校则只能招收“校内指标生”(少数民办学校有投放“区域指标”)。

2025成都中考指标到校生政策巨变,考生与家长如何应对?,2025成都中考“指标到校生”政策大调整,机遇与挑战并存

▲成都市教育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招生计划截图

按照当时的政策,民办学校欲招收“校内指标到校生”须具备两个条件之一:要么是民办高完中(含十二年一贯制学校),要么是在2020年及以前就已经在招收“校内指标到校生”了。也就是说,2020年及以前没有招收“校内指标到校生”的民办学校,基本上都不具备“校内指标到校生”的招生资格。

2025成都中考指标到校生政策巨变,考生与家长如何应对?,2025成都中考“指标到校生”政策大调整,机遇与挑战并存

按照2024年的规定,省级示范性普高都可以投放“区域指标”,这自然也包括民办学校。除了成外、实外没有投放“市级统分指标”外,我们还注意到有着“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称号的嘉祥锦江也没有投放“区域指标”。

2025成都中考指标到校生政策巨变,考生与家长如何应对?,2025成都中考“指标到校生”政策大调整,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5成都中考指标到校生政策巨变,考生与家长如何应对?,2025成都中考“指标到校生”政策大调整,机遇与挑战并存

民办学校的“校内指标生”政策今年大幅放宽了条件。除了原有享受校内指标生政策的民办高完中(含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外,2025年明确了“因分类登记造成初中和高中分离的民办学校”和“同一举办者在同一宗土地举办的初中和高中分离的民办学校”都可以申请招收“校内指标生”。

更让民办学校感到振奋的是,2025年具备“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24年已纳入第二批次招生的非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成都市教育局认定的具有示范性的民办普通高中”条件者还可以申请面向本区域内其他公、民办初中学校投放区域指标,且并未限制其投放“区域指标”的比例。

民办学校“集团内跨校指标生”更是一项重大利好政策。

按规定“同一举办者举办的民办普高学校可向民办教育集团提出申请,由民办教育集团统筹协调,分别报高中学段、初中学段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再报市教育局批准后,在成都市域内集团其他民办初中学校招收集团内跨校指标生。”比如,如果申请获得批准,嘉祥成华、嘉祥温江、嘉祥北城的初中毕业生都有机会通过“跨校指标生”的机会到嘉祥锦江上学。

可能获得这个机会的还有成实外、天立等教育集团的学校,不知道天投、城投下属的学校是否会申请获得这个机会(如果申请肯定会通过吧!)

【建议】民办学校数量众多,家长在选择时应该谨慎考虑。既然花费了不菲的学费,最好还是选择那些办学品质有保障的名校,警惕个别炒作出来的“网红学校”。其次,除了嘉祥锦江、成外等民办高中的招生名额比较紧张外,大多数民办学校的招生名额还是非常充裕的,而且其“分数门槛”都不太高(学费门槛很高),家长可以从容考察,没必要匆忙做决定。

【注意】从2028年(即2025年入学的初一新生)起,民办校内指标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是初中入学须符合当年成都市教育局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二是实际就读初中学校3年学籍的应届毕业生;符合政策规定转学的,须在学籍转入的初中学校实际就读满2年及以上。三是学生选择的升学区域为其就读初中学校所在的招生区域。

本文详细解读了2025年成都市中考“指标到校生”政策的重大变化,包括市级统分指标门槛下降、区域指标增多以及民办学校相关指标政策的放宽等内容。同时,为家长和考生提供了应对建议,如在选择区域指标时要与老师充分沟通、选择民办学校时要审慎考虑等。家长和考生应密切关注政策变化,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决策。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5327.html

(0)
行云乐易行云乐易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