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州种业范云飞:突破困境,培育良种保障粮食安全

85后青年范云飞退伍后回到家乡,投身于良种繁育事业,带领密州种业在种业研发道路上克服重重困难,积极进行科技创新,选育出多个有潜力的新品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的故事。

密州种业范云飞:突破困境,培育良种保障粮食安全

3月20日,正值春分时节,诸城市相州镇的麦田里一片生机勃勃的嫩绿景象。在密州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密州种业)的万亩高产良种育繁推基地,农户们正围绕着范云飞,纷纷向他“点单”学习农业技术。他们这样做,是为了给即将到来的小麦起身期做好充分准备,期望着能在这一年获得丰收。

范云飞,这位充满活力的85后青年,如今已是密州种业的负责人。他在退伍之后,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家乡,将自己的热情和精力都投入到了良种繁育这一事业当中。他积极主动地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新品种的培育上。在他的努力带动下,当地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

密州种业范云飞:突破困境,培育良种保障粮食安全

范云飞投身农业有着自己深刻的缘由。他回忆说:“在我的记忆里,父母那时候播种、收获完全是看天吃饭。一旦遇到天灾,他们根本就没有应对的办法。”正是这样的经历,在他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让他下定决心投身农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培育出抗性更强的农作物品种,让农民不再那么依赖老天爷。

然而,从事农业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像范云飞这样从零开始的人来说,更是充满了挑战。他回忆道:“起初,因为我经验不足,在小麦种子繁育的过程中,水分控制没有达到标准,结果整个粮库的种子都受到了影响。”但他并没有被这次挫折打倒,而是从这次经历中认真吸取教训,在之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每一个细节。通过不断地学习基层农业管理技术,他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成长为了密州种业的负责人。

“真正开始管理公司之后,我发现种业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如果仅仅依靠县级代理模式,根本无法提升公司的竞争力。我们必须培育出更适合当地气候、抗性更强的品种。”范云飞坚定地说道。从2017年开始,公司就踏上了育种研发的征程。这不仅是为了推动种业的创新发展,更是为了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让中国人的饭碗能够端得更稳。

种子的繁育工作涉及到生命和遗传基因的复杂性,投入非常高,而且周期也很长。范云飞坦言:“从初期到后期,品种会不断地被淘汰。一年下来,从几百个品种中可能只能选出几个好品种,甚至有可能一个好品种都选不出来。”尽管研发的道路充满了艰难险阻,但密州种业始终没有放弃。

范云飞认为:“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的唯一出路。无论是种地所需要的好种子、好技术,还是农产品加工所需要的好工艺、好设备,都离不开科技的助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带领企业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对接,共同开展合作项目。同时,不断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努力探索适合不同区域、茬口和不同设施条件的高产、抗病好品种。

范云飞告诉记者,从2017年至今,密州种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已经超过了2000万元。2021年,青岛农业大学博士后工作站落户密州种业。通过校企联合育种,有4000余个小麦品种在密州种业公司进行试种植。同年,公司还在海南省三亚市建立了10亩玉米新品种育种加代试验基地,在甘肃省张掖市建立了1000多亩的玉米种子繁育基地。

如今,密州种业利用分子标记辅助、基因编辑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展现代化、工厂化生物育种。目前,公司已经选育出50多个有潜力的小麦、玉米新品种,这些品种将陆续参加省、国家区域试验。范云飞兴奋地说:“一个小麦新品种即将育成登记,预计今年8月份就能完成。”

望着眼前嫩绿的麦苗,范云飞语气坚定地说:“未来,我们要继续打造‘种子芯片’,为中国饭碗端得牢、百姓吃得好、农民富得快作出更大贡献。”

85后青年范云飞退伍后投身良种繁育事业,他带领密州种业克服种业研发投入高、周期长、竞争激烈等困难,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与高校合作,建立多地试验和繁育基地,选育出多个有潜力的新品种,展现了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带动农民增收的决心和努力。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5399.html

(0)
小耀小耀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