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东区将一间茶室打造成为人大代表联络室,通过建立相关机制打通人大代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介绍了茶室在拓展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功能方面的作用,以及其设计特点、活动开展情况等,展现了其在收集民意、促进民主等方面的积极意义。
为了更深入地拓展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功能,让人大代表更好地服务群众,在阳东区竹篙山脚有一间别具意义的小小茶室,正被精心打造成人大代表联络室。这里通过建立定期接待群众、对问题跟踪回访等一系列完善的机制,如同打通了人大代表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让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
陈玉婷表示,茶室周边的广场每天都十分热闹,有众多群众在此活动。而在充满艺术氛围的大山美术馆场馆内设置这个人大茶室,无疑是一个十分明智的选择。它能极大地方便人大代表接访群众,进一步拓展延伸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功能触角。就像今年阳东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代表议案,如《关于提升建设那龙河东城碧道项目,激活绿美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议案》以及《关于将竹篙山广场打造成为汽车尾箱集营地,激活城区夜经济融合发展的建议》,就是在大山美术馆茶室里,通过与群众的民意收集和深入沟通而产生的。
人大代表茶室设计师郑敏说道:“美术馆本身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场所,而人大代表茶室和人大书吧的出现,为这里增添了一份亲民的气息和实用的功能。群众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还能在这里‘喝着清茶,聊着民生,谈着社会治理’,真正实现了艺术与生活的无缝对接。”在设计人大代表茶室和书吧时,便民和互动是设计的核心要点。郑敏希望这个空间不仅仅是一个供人休闲的地方,更能成为群众与人大代表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为此,茶室专门设置了人大代表接待区,这个区域虽然相对独立,但又巧妙地与整个空间融为一体,方便人大代表与群众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
“在设计上,我们特别注重功能分区和空间的灵活性。”郑敏接着介绍,“比如,人大代表茶室采用了开放式的布局设计,桌椅的摆放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灵活变动。它既适合开展小型的座谈会或者接待日活动,也适合群众在广场休闲活动累了之后,进来休息一下,看看书、喝喝茶。”
此外,茶室除了会定期开展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外,还贴心地设置了群众意见簿。这样一来,群众可以随时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留下来。
东城镇人大代表陈美英表示:“群众意见、建议的收集是促进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非常欢迎大家来分享自己的‘金点子’。我们会定期收集这些意见,并通过镇人大转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对于好的意见,我们也会建议纳入镇政府明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
区人大代表许泽标也提到:“我们会不定期举办法律咨询、政策宣传等活动,并且会定期举行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帮助群众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同时,我们也会加强与镇人大中心联络站的联动,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高效处理,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一间小小的茶室,一杯清香的茶,泡着满满的“民意”,飘着“民主”的香甜味道。接下来,东城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将进一步丰富茶室和书吧的功能,也期待通过这个平台,能够更好地服务群众,有力推动社区的和谐发展。
本文围绕阳东区将茶室打造成人大代表联络室展开,阐述了其在拓展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功能、收集民意、促进民主等方面的作用,以及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和设置意见簿等方式,加强与群众的沟通,未来还将进一步丰富功能,以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社区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