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技能照亮前程” 培训行动的通知》,介绍了该培训行动的实施时间、主要目标、要求以及创新举措,旨在推动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助力劳动者实现技能就业、技能成才和技能增收。
澎湃新闻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到,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技能照亮前程” 培训行动的通知》。这一举措是为了进一步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积极推动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的开展。其核心目的在于支持广大劳动者凭借自身的一技之长去创造美好的未来,真正实现技能就业、技能成才以及技能增收的目标。
《通知》中清晰明确地指出,从2025年开始,一直到2027年年底,将全面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该行动的主要目标聚焦于就业岗位的挖潜扩容。它主要面向那些有就业和培训意愿的重点群体,其中包括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以及就业困难人员等。围绕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职业等重点领域的市场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推行“岗位需求 + 技能培训 + 技能评价 + 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项目化培训模式。这种模式将培训和就业紧密地协同联动起来,全力促进劳动者实现高质量的充分就业。
《通知》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首先,要充分适应劳动者的实际需要,全面摸清就业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及时发布培训项目,并择优确定培训机构。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精心安排,确保培训质量。同时,要为劳动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方便他们参加培训。另外,还要积极引导企业强化培训,促进岗位技能的提升。在资金和政策方面,要统筹用好各类培训资金,根据不同情况差异化给予培训补贴。并且用好用足各类政策,提高培训的综合效能。此外,支持打造培训品牌,优化培训资源的供给。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负责人介绍称,“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是新形势下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开展大规模培训工作的关键抓手和重要引领。它更加专注于就业岗位的挖潜扩容,进一步加大了培训和就业的协同联动力度。通过项目化、显性化的方式,突出了培训后实现就业以及高质量就业的实际效果。此次印发的通知首次创新明确了以下几项重要举措:
一是推进“岗位需求 + 技能培训 + 技能评价 + 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项目化培训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为劳动者的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赋能,有助于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的良好局面。
二是自下而上地全面摸清行业企业的用工需求以及劳动者的培训意愿。在此基础上,形成动态调整的培训项目,并向社会公布技能岗位用工数量、技能要求、培训内容、培训时长、培训方式等详细信息。这样一来,劳动者可以先选定就业目标,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培训意向,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机构。
三是在官方网站、政务服务平台等线上平台设置专门的培训专栏。通过公开培训信息导航图,为劳动者检索培训信息和自主选择培训提供便捷的查询服务。
四是对于具备条件的情况,可以采取“政府补一点、企业出一点、个人付一点”的培训费用分担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为劳动者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培训项目。
本文介绍了人社部和财政部联合开展的“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涵盖行动的实施时间、目标群体、培训模式、要求以及创新举措等内容。该行动聚焦就业岗位挖潜,通过多种方式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以促进劳动者高质量就业和增收。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6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