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以色列议会在3月25日以微弱优势通过2025年预算法案这一事件,详细介绍了预算法案的相关内容,包括金额、税收调整等,同时分析了其对以色列政坛的影响。此外,还提及了法案通过前后以色列国内的抗议活动以及军事行动的情况,揭示了该法案背后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矛盾。
在3月25日,以色列议会发生了一件备受瞩目的大事。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与表决,议会以微弱的优势通过了2025年预算法案。这一结果意义重大,它成功避免了因预算案未能及时获批而可能触发的议会提前举行选举的尴尬局面。
3月19日,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总理府附近,人们纷纷聚集起来参加集会。当日,耶路撒冷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众集会游行活动,民众们高举标语,表达着自己的不满与诉求,他们抗议的是以色列恢复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人群的呼喊声在城市上空回荡。新华社记者陈君清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一震撼的场景。
据路透社的详细报道,此次通过的预算法案获得了66张赞成票和52张反对票。该预算法案总额高达7560亿谢克尔(1谢克尔约合0.27美元),其中防务预算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1100亿谢克尔。与此同时,赤字规模相当于以色列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9%。为了防止赤字对防务支出造成掣肘,预算法案还大幅调高了多项税收。
回溯到2024年,以色列在应对加沙战事以及以黎边境冲突时,总共支出了310亿谢克尔。同年,赤字规模达到了GDP的6.8%,这一情况引起了多家主权信用评级机构的关注,他们纷纷下调了以色列的信用评级。
以色列财政部长、极右翼宗教犹太复国主义者党主席比撒列·斯莫特里赫对这一预算法案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信心满满地表示,该法案使以色列在应对“前线和国内纷争”方面更有把握,仿佛已经胜券在握。
这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表视频声明的视频截图(2024年11月26日摄)。画面中,内塔尼亚胡表情严肃,似乎在思考着国家的未来走向。新华社发(以色列政府新闻办公室供图)
美联社经过深入分析认为,2025年预算法案的获批对于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而言,无疑是一场“政治胜利”。因为按照规定,如果预算法案未能在3月底前获批,那么就不得不提前举行议会选举。而如今预算法案顺利通过,本届政府更有可能“坚持”到原定任期结束,即2026年10月。在一向纷争不断的以色列政坛,这种情况实属罕见。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这一预算法案表示认可。以色列反对党“拥有未来”党领导人、前总理亚伊尔·拉皮德在3月24日议会表决前就严厉批评说,2025年预算堪称以色列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偷窃”。他指出,为了执政联盟的“生存”,包括中产阶级在内的许多人的权益正在被无情地践踏。
不少反对声音也纷纷指出,内塔尼亚胡为了保证自身政治生命不受影响,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其政治盟友所关切的领域,却对医疗和福利等急需注资的领域视而不见。这种只顾私利而忽略国家利益的做法,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
在预算法案表决的当天,议会大厦外聚集了不少民众。他们高举横幅,高呼口号,抗议内阁近来的一系列举措。这些举措包括解职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局长罗嫩·巴尔、通过对总检察长加莉·巴哈拉夫 – 米亚拉的不信任动议,以及全然不顾仍被扣押在加沙地带的以方人员而重启空袭。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1月达成了加沙地带停火协议。但以方却以哈马斯拒绝接受美方提出的停火方案、拒不释放以方被扣押人员为由,于本月18日恢复了对加沙地带的空袭。
就在以军恢复加沙地带军事行动的当天,先前退出以色列执政联盟的极右翼犹太力量党宣布回归。这一举措扭转了执政联盟在议会微弱多数席位的尴尬处境。有分析人士认为,以军恢复军事行动的原因之一是内塔尼亚胡希望通过这一举措讨好以色列政坛极右翼势力,提高执政联盟在议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进而确保预算法案获得通过,防止政府垮台。
本文围绕以色列2025年预算法案的通过展开,介绍了法案的具体内容和各方反应。该法案虽避免了提前选举,对政府而言是“政治胜利”,但引发了国内民众的抗议和反对党的批评,凸显了预算分配中的利益冲突。同时,以军恢复军事行动与政党政治相关,反映出以色列政坛复杂的权力博弈和矛盾纷争。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6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