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医”携手,荣昌区2025年卫生健康事业开启新征程

本文围绕荣昌区召开的2025年“三医”协同工作会展开,介绍了会议安排部署全区卫生健康、医疗保障和药品监管重点工作的情况,回顾了去年“三医”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还阐述了今年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具体计划。

3月21日,荣昌区正式召开2025年“三医”(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意义重大,全面安排部署了2025年全区卫生健康、医疗保障以及药品监管等领域的重点工作。荣昌区副区长谢勇出席了本次会议。

回首过去的一年,荣昌区各部门紧密协同、合力攻坚,“三医”工作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

在医疗卫生领域,荣昌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荣昌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三甲”医院,这不仅是医院自身实力的象征,更为全区居民提供了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科学合理地布局了203家民营医疗机构,进一步丰富了医疗资源供给。为了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累计选派51名专家下沉到基层,帮助建设了6个基层特色学科。在专家们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全区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达到了112.7万人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值得一提的是,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也大幅提升,达到了35.63%,这意味着居民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和健康行为的养成有了显著进步。

医疗保障方面同样成绩斐然。参保工作实现了三年来的重大突破,首次实现参保人数和基金双完成的目标。为了让群众享受更便捷的医保服务,建成了21个医保服务站,并下沉了22项高频业务,成功打造了“15分钟医保服务圈”。这一举措让职工门诊看病就医受益人次达到344万,极大地减轻了群众的就医负担。此外,DRG支付方式改革也有力推进并实现了有效覆盖,为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和医疗服务的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医药监管领域,荣昌区积极开展川渝合作,充分发挥区域协同优势,推动跨区域监管能力显著提升。同时,率先开展“渝药安”应用“药品流通智管场景”的部署、使用和推广工作,为药品监管的智能化、信息化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展望2025年,荣昌区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深入学习三明医改经验,以DRG改革为重要契机,不断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引导患者合理分流,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构建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区人民医院新院区的建设搬迁工作,着力打造区域医疗次中心和2至3个有影响力的学(专)科,提升全区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在医保效能方面,围绕“开源、节流、优支、查打、增智”五大行动,全面抓好参保扩面、基金管理、集采改革、基金监管和信息化建设等工作,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高效运行,让群众享受到更实惠、更优质的医保服务。

在药品监管方面,坚持“产业提质”与“监管提效”双轮驱动,一方面做强医药产业集群,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严守安全底线,加强药品质量监管,优化服务供给,保障群众用药安全。

本文围绕荣昌区2025年“三医”协同工作会展开,先介绍会议概况,接着回顾去年“三医”工作在医疗卫生、医疗保障、医药监管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最后阐述今年在深化医改、提升医保效能、加强药品监管等方面的计划,展现了荣昌区“三医”领域不断进取、持续发展的态势。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6279.html

(0)
小耀小耀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