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十大科技成果闪耀登场

本文详细介绍了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布的十大重大科技成果,涵盖能源、科研设备、海洋探索、储能、微观成像、基因技术、生物制造、医疗、人工智能及开源等多个领域,展示了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创新实力和突破。

3月27日上午,备受瞩目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正式拉开帷幕。在开幕式这一重要时刻,2025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重磅发布,这些成果代表了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最新突破和创新成就,吸引了众多目光。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十大科技成果闪耀登场

科技成果一:EAST首次实现千秒量级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

发布单位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EAST装置,也就是人们熟知的“人造太阳”,它模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致力于对可控核聚变相关问题开展探索性研究。中国科学院磁约束核聚变大科学工程团队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实现了超过1亿度、时长达1066秒的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这一壮举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为可控核聚变的研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科技成果二: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成功发射第一束光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共同发布。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是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辐射光源之一。其储存环W73扭摆器发射的高能同步光,经过光束线的准确传输,成功抵达350米外的硬X射线成像实验站,发射出第一束光,为相关科研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科技成果三:“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

该成果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中船集团研究建造的“梦想”号采用了独特的“模块化”设计理念,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它以“小吨位”实现了“多功能”,成功解决了大洋科学钻探、深海油气勘探和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等多功能同船融合的问题,最大钻深可达11000米,打造了一个全球海域无限航区的海上“实验室”。

科技成果四:60MW/600MWh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

发布单位有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绿发投资集团和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团队创新性地采用深低温梯级液化蓄冷工艺和常压低温储存技术,成功研发出液态空气储能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百千瓦级到万千瓦级的工程化突破,每天储存释放电量高达60万千瓦时,为沙戈荒地区等广域新能源基地提供了新型储能解决方案。

科技成果五:高分辨率三维介观尺度荧光显微技术

由教育部、清华大学发布。清华大学团队提出了扫描光场成像原理和数字自适应光学架构,有效解决了传统二维传感器无法实现三维高分辨动态成像和大范围成像光学像差的问题。他们研发的大视场高分辨三维介观尺度荧光显微镜,相比最先进的商业化荧光显微镜,三维视场提升了90倍,成像通量提升了322倍,实现了三维长时程观测。

科技成果六:基于脱氨酶的转录因子印记技术

该成果由科学技术部、北京昌平实验室发布。基于脱氨酶的转录因子印记技术,就如同为解码人类基因组功能信息安装了一台“超清显微镜”。它首次达到了单细胞水平及单分子灵敏度,在检测转录因子结合的分辨率和通量上有两个数量级的提升,实现了对人类细胞转录因子图谱的低成本、系统性绘制。

科技成果七:己二酸的生物制造关键技术

由教育部、北京化工大学发布。己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学原料,传统化工厂生产尼龙原料己二酸时,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北京化工大学团队通过对生物合成通路进行最优设计,获得了高效生产己二酸前体的微生物菌株,其产量达到了110 g/L,为化工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

科技成果八:基于新型光敏蛋白的基因治疗技术

由健达九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发布。视网膜色素变性等遗传性眼病会导致视觉丧失,针对失明群体的基因治疗技术,通过腺相关病毒载体将一种新型光敏蛋白表达至失明患者的视网膜神经节,帮助患者再度感光并实现部分视觉功能的恢复,为失明患者点燃了希望之光。

科技成果九:北京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

发布单位众多,包括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昌平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百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瑞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快手可灵AI、生数Vidu等。

AI赋能小米高性能合金材料研发,使得研发效率提升数十倍,能够快速找出性能环保双优的压铸新解;AI解锁蛋白复合物结构预测密码,让药物对接速度提升数十倍;合成生物制造元件设计模型,计算效率提升5万倍;AI赋能儿科医生,辅助生成更精准的诊疗方案;AI工具让个性化学习走进现实;金融反诈系统,实现毫秒级拦截伪造音视频攻击;具身大模型机器人,赋能零售业态智慧升级;手机智能体自主跨APP操作,一键搞定每一个生活需求。

科技成果十:北京重大开源成果

发布单位有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想汽车、智谱AI、面壁智能、开源中国等。

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香山”开源高性能RISC – V处理器核,成为国际开源社区最活跃的RISC – V处理器核;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开源全球首款纯电驱全尺寸拟人奔跑人形机器人通用平台“天工”;北京微芯院开源全球首个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理想开源首个整车操作系统,构建面向自动驾驶的端到端高性能、高安全、低资源消耗分布式操作系统;智源研究院、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智谱AI、面壁智能等开源基座模型;开放原子基金会、开源中国等持续繁荣开源生态。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发布的十大科技成果,涉及多个前沿科技领域,展现了我国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还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6536.html

(0)
宫古千凡宫古千凡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