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医院科普“腺样体面容”知识海报中出现“魔童哪吒”形象引发热议展开,介绍了腺样体的相关知识、肥大原因、可能导致的“腺样体面容”,还列举了现实案例以及对应的治疗方案和医生提醒。
画面中,一名患儿正在接受腺样体超声检查。
近日,外地某医院一张科普“腺样体面容”知识的海报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热议,原因是海报中出现了“魔童哪吒”的电影形象。海报里特别提到,小哪吒鼻梁塌陷、张口呼吸、上唇上翘,其面部特征疑似腺样体面容。然而,厦门市儿童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的医生对此有不同看法,他们明确表示:电影中的哪吒并非典型的腺样体面容。要知道,腺样体肥大在儿童群体中较为常见,但它有严格的医学判定标准,不能仅仅通过面容来判断,还需要借助专业的检查。
探因:腺样体肥大影响鼻通气,或导致“腺样体面容”
那么,什么是腺样体呢?厦门市儿童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郭宇峰进行了详细介绍。腺样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它位于鼻腔后方、喉咙的上部,远远看去,形状就像一瓣“橘子瓣”。人从一出生,腺样体就已经存在了。在6岁至10岁左右,它处于稳定期,之后会逐渐萎缩,到青春期后基本退化。郭宇峰医生强调:“对儿童来说,腺样体肥大问题较为常见。”当儿童出现鼻窦炎、呼吸道感染等情况时,发炎的腺样体会增生、肥大。一般情况下,短暂肥大的腺样体会自行恢复,但如果炎症反复,就会造成持续肥大。
郭宇峰医生进一步解释道:“肥大的腺样体影响鼻通气,人只好张口呼吸。孩子鼻塞,睡觉打鼾、缺氧,身体和智力发育易受限。”而且,张嘴呼吸还容易导致儿童牙齿外翻,嘴唇上翘,下颌后缩等,从而形成常说的“腺样体面容”。需要注意的是,成年人通常没有腺样体或仅残留少量组织,但儿时形成的腺样体面容会一直存在。从海报图片来看,哪吒只是蒜头鼻、齿距大,并非典型的腺样体面容。所以,判断腺样体是否肥大,面容并非唯一标准,要结合检查来综合判断。
案例:家长以为孩子长“龅牙”,一查是腺样体在作怪
不久前的寒假,市儿童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再次迎来儿童腺样体手术的小高峰。据医生估算,腺样体肥大患儿占科室总就诊量七成左右。一位家长向记者讲述:“我家娃10岁,有开口呼吸、下巴内缩、门牙外凸的情况。去整牙时,医生建议检查腺样体,结果发现孩子的气道堵塞了50%。”
郭宇峰医生表示,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嘴唇上翘,长“龅牙”,越长越“丑”,去口腔科就诊时就会被医生建议前往耳鼻喉科检查腺样体。还有些家长察觉到孩子晚上睡觉张嘴、打鼾,或是流口水流得厉害,一检查果然就是腺样体在作怪。
治疗:先进行消炎抗过敏,情况严重者需手术
医生会根据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一般来说,会先进行一到两个月的保守治疗,通过消炎、抗过敏等手段,观察肥大的腺样体能否自行恢复。若气道堵塞严重,则建议手术干预。术后还需要定期观察、跟踪,避免患儿因过敏性鼻炎等情况再次导致腺样体肥大复发。
医生提醒广大家长:要注意家中环境卫生,少让孩子接触容易长螨虫的物品;可以用生理盐水清洁孩子的鼻腔;过敏性鼻炎等发作时,要按医嘱用药;出现反复的呼吸道症状,要及时就医。发现孩子有口呼吸、感冒流黄鼻涕、不长个子等问题时,要引起重视,不要延误治疗。
本文围绕医院科普海报引发的“魔童哪吒”是否为腺样体面容的热议展开,介绍了腺样体的基本信息、肥大原因、可能导致的“腺样体面容”,通过实际案例说明了腺样体肥大在儿童中的常见情况,还阐述了治疗方案和医生的相关提醒,旨在让家长重视孩子腺样体肥大问题,及时发现并治疗。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