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原酒行业展开,在2025第十届中国酒业资本论坛上,川酒集团国酿原酒公司董事长代集发表了对原酒行业的看法,介绍了原酒行业的现状、痛点,并阐述了川酒集团为解决行业问题所做的努力,呼吁资本关注原酒行业。
在酒业发展的宏大篇章中,原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川酒集团国酿原酒公司董事长代集所说:“中国酒业的发展离不开原酒的发展……”然而,尽管大家都知道原酒,但对于如何精准描述它、真切感知它、广泛认同它,却尚未形成共识。核心原因在于,原酒行业还缺乏整体标准。
3月23日下午,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5第十届中国酒业资本论坛在成都盛大举行。代集在会上做主题演讲时,分享了上述深刻观点。
原酒,主要是指经过发酵、蒸馏后,未经勾兑、陈酿的白酒。在白酒行业的产业链中,原酒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主要供应给下游酒企。
川酒集团自2017年成立以来,就立下宏伟目标,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大的原酒生产商和供应商。目前,其精心打造的川酒原酒联盟体,已经聚合了267家省内外酒企,整合原酒产能高达60万吨。川酒集团国酿原酒公司作为其整合原酒资源的主体企业之一,代集更是以“原酒推广大使”自居。他认为,原酒行业长期以来辛苦耕耘,却被市场低估,是白酒行业中一颗被埋没的“隐性引擎”,亟待资本的关注与拥抱。
原酒是被低估的行业“隐性引擎”
原酒产业在白酒发展的漫长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代集用“被低估的行业‘隐性引擎’”来形容原酒产业。
在演讲中,代集首先回顾了白酒行业数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他将行业发展划分为四个不同阶段:计划经济期(1949 – 1988年),这一时期白酒行业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下有序发展;传统扩张期(1988 – 2012年),行业迎来了快速扩张的黄金时代;深度调整期(2013 – 2018年),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进行了深度的自我调整;结构变革期(2019年至今),行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代集指出,2012年“三公”消费限制政策出台后,白酒的市场需求急剧萎缩。但由于生产惯性,行业库存居高不下,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进入2019年之后的结构变革期,“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产业集中化和名酒高端化趋势显著。头部品牌企业扩充产能,占据了80%的利润份额。”
对于普通消费者,甚至部分酒业人士来说,原酒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代集强调:“中国酒业的发展离不开原酒的发展,原酒的发展离不开四川原酒的鼎力支持。”他给出了相关数据,2012年前,在头部酒企的带动下,四川原酒产能充分释放,一度占据全国原酒需求量的近70%。
然而,2012年之后的两个行业时期,原酒行业的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在深度调整期,原酒行业陷入存量竞争,中小酒企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挑战;在结构变革期,竞争愈发激烈,中小酒企面临着被兼并或淘汰的命运。
代集总结道,原酒行业一直处于调整期中,企业面临着“非常大的生存挑战”。他认为,背后的原因在于,白酒行业经过前期的快速发展,名酒企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自身产能逐渐充裕,原酒需求整体萎缩,并呈现出结构性调整的特点。香型偏好、酿造工艺和产品质量等因素,对原酒需求疲软产生了根本影响。
代集还总结了原酒行业当前的特点,认为其具备产区依赖度高、重资产投入大、营业利润低三大特征。他表示:“这三大因素就决定了原酒行业面临很多的挑战和困难,特别经不起经济周期的波动影响。”对于其中的“利润低”,代集直言不讳:“原酒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远离暴利时代很多年了,我们普遍挣点加工费,挣一点辛苦钱,普遍毛利率区间为15% – 40%,远低于品牌酒企的60%。再加上营销备货和买方压款导致的资金周转缓慢,原酒行业最终净利润较为微薄。”
产业面临标准化不足等痛点
长期处于调整期的原酒行业,正面临着行业标准化不足、资本参与度低两大痛点。
代集直言:“说到原酒大家都知道,但是如何去描述它、感知它、认同它,大家都没有共识,核心原因是行业还缺乏质量和价值的整体标准。名酒厂核心产品的价格多少,大家都很清楚,但是原酒很难有人说得清,说得清也道不明。”
他进一步补充,原料工艺的差异、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以及溯源体系的缺失,使得原酒产品和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而“信息不对称增加了交易成本,影响了原酒产品的市场价值认同”。
在代集看来,原酒企业资产价值难评估以及客户集中度高等因素,决定了行业的资本参与度低。他还指出,原酒行业的重资产结构中,库存原酒占比超过70%。但由于产品标准不清晰、企业信用评级较低,银行资金和供应链资金难以进入,企业自有资本运营效率低下,优质产能无法得到有效释放。
面对这两大痛点,原酒行业亟需找到解决方法和出路。由于原酒对行业的重要性,代集将其称为“白酒行业的新基建”。
川酒集团作为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大的原酒生产商和供应商,正围绕市场需求,基于原酒行业发展的品质标准化、生产集约化、产业资本化三大趋势,重点开展工作,以解决行业痛点。
其中的“生产集约化”,是指名酒企业为确保优质、优价原酒的稳定供应,将在产区品质标准化的基础上,与选定的原酒生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定向下达生产计划。双方将实现深度生产协同,在生产工艺组织、酒源库存管理和勾调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形成一体化新型产业组织模式。代集表示:“原酒厂要转变成为名酒厂的单个或更多个车间,一起做好生产方面的协同。”
希望资本能拥抱原酒行业
川酒集团自创立起,就意在走出与传统名酒企业差异化的路径,原酒是集团产业中的重心。
据代集介绍,在原酒领域,川酒集团以纯国资的产业资本介入,已在产业端做了很多工作。公司希望通过集团的先头引导做好产业牵头工作,更重要的是能吸引更多上下游资本一起来做好原酒,“希望构建起产业金融的共生体”。
目前,川酒集团已在泸州古蔺、泸州泸县、宜宾翠屏、成都邛崃、德阳绵竹五大产区,布局建设原酒梦工厂。代集表示:“这些梦工厂不仅是川酒集团原酒产能储备的重要载体,同时也还承担着人才培养、客户服务等重要功能。”
其次,川酒集团重点打造了川酒原酒联盟体,来整合优质产能、储能。该联盟已聚合267家省内外酒企,原酒产能达60万吨。代集表示:“跟联盟企业,我们除了建立合同关系外,我们也建立产业链的深度的业务连接。”川酒集团希望通过该体系形成有效的产能支撑,以此也能更好地对接名酒企业,满足名酒企业的不同需求。
此外,川酒集团也重点推行产区原酒品质标准,来规范产品分级定价。希望推动原酒产品实现透明化、标准化,提高产品价值可信度。
以行业此前未有的模式去做原酒产业,川酒集团也正摸着石头过河。代集在演讲的最后呼吁,希望能与更多的行业人士、外部机构共同探讨产业发展的未来路径。同时,他也呼吁和期待,“资本层面能够张开怀抱,拥抱原酒这个传统行当。”
本文深入剖析了原酒行业的现状,指出其在白酒行业发展历程中虽占据重要地位,但面临着产能过剩、利润微薄、标准化不足、资本参与度低等诸多痛点。川酒集团作为原酒行业的重要参与者,正积极采取措施,如打造联盟体、推行品质标准等,试图解决行业问题,并呼吁资本关注原酒行业,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5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