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男子擅闯商场母婴室开会被困,随后向商场索赔过万的案件。详细介绍了事件经过、商场与男子的观点、法院的审理过程及最终判决,还呈现了网友对此事的不同看法。
近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备受关注的案件。一名男子擅闯母婴室被困,竟向商场索赔过万,此话题迅速冲上热搜,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事件回顾:男子反锁母婴室开会被困,被送往医院后向商场索赔
据人民法院报消息,张某是一名在读研究生,暑期进入一家公司实习。2024年6月,张某在北京某商场内就餐时,突然接到公司紧急开会通知。在情急之下,他擅自进入商场母婴室内参加线上会议,并且将门反锁。
会议结束后,张某却发现门锁无法打开。随后,他的妻子联系商场工作人员帮忙开锁,但未能成功。无奈之下,张某拨打了119求救电话。消防人员到场后,先是尝试拆除锁芯,然而没有成功,最终只能破门将其救出。
张某自述在被困期间呼吸困难,随后被送往医院就诊,经诊断为呼吸性碱中毒。事后,张某向该商场提出索赔,索赔金额共计13307.99元。
商场管理者辩称
■ 母婴室是专门为哺乳期妇女提供便利的场所,张某作为男性擅自进入并将门反锁,存在主观过错。
■ 事发后,工作人员迅速响应并进行了妥善处置,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
■ 门锁损坏可能是张某操作不当所致,而且商场内其他同品牌同款门锁均无异常情况。
■ 此外,母婴室配备了空调及新风系统,并非完全密闭空间。张某有先天性心脏病史,其损害后果与自身原因有关。
因此,商场方面不同意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审理:擅入者违反公共秩序,应担主责
在审理过程中,法官向张某的接诊医生了解病情。医生表示,呼吸性碱中毒一般是因情绪紧张后呼出二氧化碳过多导致的,只要保持平稳正常呼吸即可自行消失。张某自进入母婴室至离开共停留约40分钟,且母婴室并非完全密闭空间,室内外空气可以流通。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这样的时间长度并不会造成身体上的显著损害。
法院经审理认为:
■ 商场管理者对商场内的设施负有安全保障义务,但该义务应有合理边界。商场工作人员在接到张某家属的求助请求后迅速响应,于2分钟内赶到事发现场,一系列救助措施处置及时、方法得当,体现了商场管理者作为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
■ 然而,关于母婴室门锁的问题,商场虽提交了事发前的巡检记录,但无法提供门锁的质检报告,无法完全排除事发当日门锁存在质量问题的可能性。因此,法院认定商场管理者在配套设施的检查处理方面存在一定的过失,应对此承担相应责任。
另一方面,法院指出:
■ 母婴室是专为哺乳期母亲及婴幼儿护理者等提供便利的私密育儿空间,其使用主体具有特定性。张某作为成年男性,因私人原因擅自占用母婴室并将门反锁,此行为不仅可能侵扰到母婴室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还对公共场所的整体秩序与安全构成潜在威胁,违反了社会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
■ 此外,张某在明知自身存在“心脏瓣膜有问题、有惊恐发作历史”等健康状况下,仍选择进入一个相对封闭且狭小的空间并将门反锁,此行为属于放任自身危险的发生。因此,法院认定张某的过错行为与其损害后果之间存在直接、主要的因果关系。
最终,法院判决商场管理者赔偿张某医疗费359.27元、交通费45元,并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
网友热议:母婴室不是“应急厕所”,商场也存在失职
对于这起案件,网友们看法不一。有人觉得男子行为恶劣,不该进入母婴室开会,“母婴室首先要是哺乳期妇女使用吧!”
也有人认为,关键在于商场失职,“现在问题是门反锁打不开,不是商场的问题吗?”
本文围绕男子擅闯母婴室被困索赔案件展开,详细介绍了事件全貌、商场与男子的观点、法院的审理判决以及网友的不同看法。法院最终判决商场承担部分责任,同时认定男子的过错行为是导致损害后果的主要原因。这起案件不仅引发了对公共秩序和母婴室使用规范的思考,也提醒商场在设施管理方面要更加完善。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6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