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大事件:国际组织助力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乾隆花园9月见!

3月26日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与市文物局签署合作备忘录,其北京代表处开幕启用。该基金会在中国参与多个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今年9月参与修复的北京故宫乾隆花园将对外开放,还介绍了乾隆花园的相关情况以及基金会后续的计划,市文物局表示未来将与基金会继续深化合作。

在3月26日这一天,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迎来了一件意义非凡的大事。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WMF)与市文物局正式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与此同时,该基金会北京代表处也盛大开幕并启用。值得一提的是,这可是全国首个专注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组织代表处,它的诞生无疑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国际力量。

3月26日大事件:国际组织助力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乾隆花园9月见!

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成立于1965年,是一家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全球性非营利组织,其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多年来,该基金会一直致力于保护那些具有非凡历史意义的建筑文物及其背后的文化传统。自1996年在四川三星堆开展项目以来,该基金会便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中国,它已经参与了30余个文化遗产保护及推广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众多知名的文化遗产,比如世界遗产长城文化景观保护、世界遗产北京中轴线保护,还有支持故宫与清华大学开展的传统工艺培训项目等。

3月26日大事件:国际组织助力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乾隆花园9月见!

基金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Bénédicte de Montlaur在谈到北京办事处设立时表示:“北京办事处的设立标志着我们与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国际文化交流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是在中国开展新篇章的重要时刻。”

今年恰好是故宫博物院成立100周年,而故宫博物院与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的缘分早在25年前就已开启,这也拉开了该基金会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的序幕。2003年,倦勤斋保护项目正式启动,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他们将现代科技手段巧妙地应用于传统工艺之中,让这座紫禁城中的珍宝重新焕发出光彩。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娄玮介绍道,在此良好合作基础上,双方决定再次携手共进,共同完成乾隆花园的修复工作,并且启动了建筑与内檐装修保护培训项目,一批又一批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在这个项目中得到了培养。令人期待的是,今年9月,乾隆花园将部分对外开放,届时,它将向公众揭开那神秘的面纱。

3月26日大事件:国际组织助力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乾隆花园9月见!

乾隆花园位于紫禁城东北部,建造于1771年至1776年,它是清高宗乾隆皇帝退位后居所的一部分,完美地体现了乾隆皇帝独特的审美和喜好。这座花园占地6000多平方米,拥有四进院落和散落在假山之间的27座建筑物,是现存的18世纪中国皇家建筑内檐装修的杰出典范。然而,近一个世纪以来,其建筑从未对公众开放过。基金会北京代表处中国项目总监李光涵介绍说:“乾隆花园的内檐装修十分考究,其中包括从英国进口的平板玻璃,还有玻璃宝座和插屏,日本漆板和新发明的普鲁士蓝等颜料也被巧妙地应用其中。”为了保护这座珍贵的花园,大量国际保护专家参与其中,为建筑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除了乾隆花园的修复项目,今年该基金会还有一系列的计划。它打算参与和支持中轴线世界遗产论坛、云冈石窟与麦积山石窟保护,以及举办北京文化遗产领域市民讲座、展览及文化活动等。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高涵表示:“提高公众意识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步,也是我们今年在北京的一项重要工作。”

3月26日大事件:国际组织助力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乾隆花园9月见!

市文物局局长张立新对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从故宫的乾隆花园到蜿蜒的长城,从先农坛的沧桑古建到胡同里的四合院,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以国际顶尖的技术开展修缮工作,使文物古建重现辉煌,树立了全球文化遗产保护的标杆。”他还表示,未来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继续深化合作,不仅要推动文物保护与研究工作的开展,还要拓展国际交流平台,为北京乃至全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注入新的动力。

本文介绍了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开幕启用这一重要事件,阐述了该基金会在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重点提及了故宫乾隆花园的修复及即将开放的情况,还说明了基金会后续的计划,强调了其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贡献以及未来双方继续合作的愿景,展示了国际力量助力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态势。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7212.html

(0)
半荷mio半荷mio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