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子区农村党员管理新招:清单化激发先锋模范作用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针对农村党员政治意识不强、作用发挥不足的问题,创新开展农村党员清单化管理,介绍了具体的管理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去年起,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察觉到农村党员存在政治意识薄弱、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的状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创新性地开展了农村党员清单化管理模式,旨在引导和激励农村党员充分展现先锋模范作用。

首先,坊子区坚持共性要求,明确了农村党员的基本行为规范。实行“双十五条”正负面清单化管理,从对党忠诚、积极带头学习、严格遵规守纪等多个重要方面入手,清晰地列出了党员应该履行的职责和不应该触碰的红线,让农村党员清楚知晓行为的边界和准则。同时,考虑到农村党员队伍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的特点,坊子区组织全区266个村的党员根据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主动提出个性化的作用发挥事项,并制定了发挥作用特长清单。这样一来,每个党员都能结合自身实际,在合适的领域发光发热。

其次,坊子区明确了农村党员在推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定位。通过实行差异化分类,按照职业等因素将党员划分为在职、在家无职、在外流动等5类。针对不同类型的党员,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对在职党员实行目标式管理,为他们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对无职党员实行定岗式管理,让他们有具体的岗位可以发挥作用;对流动党员实行跟踪式管理,确保即使他们身处外地,也能与党组织保持紧密联系。通过这些管理方式,让每名党员都能清晰地认识到“我是谁”以及“我能干什么”。

此外,坊子区实行“一支部一办法”,通过“月度亮分、季度上榜、年度总评”的方式,对农村党员作用发挥情况进行全面考评。根据积分情况,将党员划分为“先锋型”“奋进型”“警示型”三类。自从推行清单化管理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村党员活动参与率大幅提升了30%,许多原本处于“边缘化”的党员重新回到了党组织的怀抱,有效激发了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成功推动农村党员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积极转变。

本文介绍了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创新开展农村党员清单化管理的举措,包括明确基本行为规范、制定特长清单、差异化分类管理和科学考评等,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农村党员活动参与率,激发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内在动力,实现了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为乡村治理注入了新活力。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7265.html

(0)
行云乐易行云乐易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