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复杂经济环境和震荡股市行情下,人们追求投资收益与厌恶风险的矛盾,引出公募FOF尤其是养老FOF这种稳健投资方式。通过对19只目标日期2050和2055的养老FOF数据梳理,发现工银的两只养老FOF表现出色且由同一基金经理徐心远管理。进而深入探究徐心远的投资风格、投资框架、基金研究和精选方法,以及他所管理产品的特点和适用人群,同时给出相关数据说明和风险提示。
在当下这个经济形势错综复杂、股市行情跌宕起伏的时代,每个人都怀揣着追求更高投资收益的美好愿望,这是人之常情。毕竟,谁不想让自己的财富实现增值呢?然而,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高收益往往如影随形般伴随着高风险。我们渴望在投资的海洋中收获满满,但又时刻担忧被高风险的巨浪吞噬。
人性是复杂的,在追求收益的同时,我们内心深处又极度厌恶风险,渴望拥有稳稳的幸福。这就如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既想扬帆远航寻找宝藏,又害怕遭遇狂风暴雨的袭击。于是,如何在风险与收益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实现稳中求进的投资目标,成为了每一位投资者心中亟待解开的谜题。
就在我们为这个难题苦苦思索时,公募FOF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它通过投资多只基金,巧妙地分散了单一基金可能带来的风险,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既稳健又多样化的投资选择。而养老FOF,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专门针对养老资金的特殊需求精心设计,对资金的稳健增值有着更高的要求,无疑是我们在稳中求进投资实践中的绝佳样本。
为了寻找更优质的养老FOF产品,我对之前纳入自选的19只目标日期为2050和2055的养老FOF(A类份额)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这两类目标日期的FOF含权量较高,更适合那些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进行配置。经过一番深入研究,我发现有五只养老FOF在近一年的回报数据中表现亮眼,回报超过了10%,它们分别来自工银、广发、英大和南方基金。
(数据来源:Choice)
在仔细对比这些产品的过程中,一个有趣的发现引起了我的注意:排名第一的工银养老2055A和排名第五的工银养老2050A竟然都由同一位基金经理徐心远管理。这究竟是偶然的巧合,还是他实力的真实体现呢?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探寻其中的奥秘。
我了解到,徐心远本硕均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6年加入工银瑞信,成为专户投资部的量化研究员。这个背景有着两个显著的亮点。一方面,专户投资通常以追求绝对收益为导向,徐心远在专户研究员岗位上的经历,让他更容易培养出稳健的投资思维。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在风平浪静和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都能保持冷静,做出明智的决策。另一方面,量化或量化辅助决策依靠严谨的数字分析,相比单纯依靠主观判断,受市场情绪的影响更小。这使得徐心远在投资过程中能够更加理性和客观,为投资的稳健性增添了一份保障。
当然,仅从履历推测还不够,徐心远的投资风格是否真的稳健,还需要从他的投资实践中寻找答案。深入研究他的投资框架后,我发现量化理念和量化工具贯穿了他的研究和投资全过程。在战略资产配置方面,他追求充分的分散化,通过在权益、QDII、商品等多个维度进行操作,使产品持仓的收益来源多元化,有效提升了风险收益比。就像建造一座坚固的城堡,从多个方向加固防御,抵御各种风险的侵袭。
在战术资产配置上,徐心远展现出了灵活应变的能力。他会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合理匹配不同的资产类别,同时兼顾行业、风格和策略的配置。并且,他会随着市场的变化动态调整持仓,在市场相对低位果断加仓,在相对高位则适当控制风险,从而有效降低组合的波动。例如,在2024年二季度,他增配了港股互联网、高股息资产及美股医药板块,同时减持了部分A股成长股;2024年四季度,他又利用市场震荡的机会,在相对低位提升了权益仓位,这些操作都为组合带来了正向的收益贡献。
在具体配置标的时,徐心远还非常注重选择流动性好、变现能力强的资产,以减少调仓过程中的摩擦成本。这就好比在行军打仗时,确保军队的后勤补给顺畅,能够快速灵活地调整战术。
对于FOF投资来说,基金研究和精选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FOF业绩的好坏和持续性。观察徐心远管理的几只FOF持仓基金,我发现行业指数基金、策略指数(Smart Beta)基金和主动基金都是常见的配置品种。行业主题指数基金的配置基于景气波动,策略或风格指数基金的配置则遵循风格轮动的逻辑,而主动基金则是那些短期回撤控制较好、长期业绩优秀且持仓分散的基金,不把宝押在某一个赛道上。
其中,徐心远对主动基金的筛选逻辑让我印象深刻。我们通常会简单地将基金经理的业绩归结为市场收益和超额收益,但徐心远有着更为深入的理解。他认为应该将其理解为市场收益+某个特定beta+超额收益,这个特定beta可能是行业、风格或者某种特定的投资策略。很多时候,我们说某只基金的alpha持续性不强,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基金背后的特定beta持续性不强。通过长期的跟踪研究,徐心远能够更好地发现和认识不同主动基金的beta,从而筛选出具有持续alpha能力的基金。此外,他还善于捕捉一些看似微小的偏定量的投资或套利机会,如ETF折溢价套利等。这些机会虽然不起眼,但在长期的投资过程中,也能为组合收益增添一份惊喜。
徐心远稳中求进的投资风格与养老FOF稳健增值的核心诉求高度契合。在他管理的产品中,工银养老2050A和工银养老2055A被定位为适合90后养老需求的目标日期养老FOF。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只基金的权益资产占比会逐步降低,越临近目标日期越稳健,能够适应不同年龄段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非常适合那些投资知识匮乏且没有时间打理养老投资的投资者。而工银价值稳健六个月A则是一款固收+FOF产品,适合临近退休的投资者或者稳健型投资者作为底仓进行配置。
数据说明:
工银价值稳健六个月A成立于2021年11月9日。徐心远自2021年12月1日至今担任本基金基金经理。该基金2022年 – 2024年度以及自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为 -1.34%、 -1.72%、4.95%、2.2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0.71%、3.23%、8.30%、13.79%。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2022年 – 2024各年度数据来源于各年度年报、季报,自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截至2024年末。同类排名数据来源于银河证券,数据截至2025年2月28日,工银价值稳健六个月A近12个月居同类4/75,同类基金指基金中基金(FOF)-混合型FOF-混合型FOF(权益资产0 – 30%)(A类)。
风险提示:
基金管理人会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无法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能保证最低收益。基金名称中含有“养老”字样,并不意味着有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基金不保本,可能会发生亏损。本基金作为混合型基金中基金,其预期收益和风险水平低于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中基金,高于债券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中基金、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型基金中基金。本基金还可投资港股通投资标的股票,还需承担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更新等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投资须谨慎。
本文围绕当前投资市场中风险与收益的平衡难题,引出公募FOF特别是养老FOF这一投资方式。通过对相关养老FOF产品数据梳理,聚焦到基金经理徐心远。深入剖析了徐心远的投资风格、投资框架、基金研究和精选方法,以及他所管理产品的特点和适用人群。同时,提供了产品的相关数据和风险提示,让投资者对养老FOF投资有更全面的了解,为在风险和收益间寻求平衡的投资者提供了参考。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7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