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对飞行汽车市场的判断展开,介绍了小鹏在飞行汽车研发、生产、培训等方面的布局,以及对行业面临问题的思考和期望。
在3月29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对未来飞行汽车市场做出了令人瞩目的预测。他充满信心地表示:“我们坚信,在未来10 – 20年的时间里,从销量层面来看,全球飞行汽车,也就是低空飞行市场,将达到如今汽车市场规模的3% – 5%;而从销售收入的角度分析,这一比例预计会接近20%。目前,全球汽车市场一年的规模大约为10万亿美元,据此推算,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可能会高达2万亿美元。”
何小鹏进一步介绍了小鹏在飞行汽车领域的投入情况。在过去的十年间,小鹏生态企业小鹏汇天在飞行汽车的融资方面累计投入已超过100亿元,研发团队更是拥有1400名专业人员。仅在2025年这一年,小鹏就计划投入30亿元用于飞行汽车的研发。在飞行汽车的“汽车”部分,小鹏汇天与小鹏汽车携手合作,开展核心的全栈研发工作,涵盖飞行汽车的三电系统、复合材料等关键领域。
为了说明飞行汽车研发的独特之处,何小鹏举例道:“每一台飞行汽车需要使用300公斤的碳纤维。一旦2026年实现量产,我们有信心成为全球使用碳纤维最多的汽车工厂。一万架飞机乘以300公斤,这在碳纤维领域无疑是一个庞大的数字。随着飞机生产规模的扩大,复合材料的应用也将大幅增加。此外,飞控导航、空中自驾等技术在汽车领域也有一定的基础,虽然存在差异,但基本原理是相通的。”
据悉,小鹏汇天目前正聚焦于两种类型的飞行汽车研发。第一种是分体式飞行汽车,它具备独特的设计,能够将飞机自动折叠到汽车尾箱中,适用于旅游观光等短途飞行场景,飞行距离通常小于30公里。第二种则是正在研发的全倾转旋翼飞行汽车,这种飞行汽车只能在空中飞行,无法在马路上行驶,但拥有超过500公里的长续航能力。以从广州市开到长沙市为例,驾车需要6 – 8小时,而乘坐这种飞行汽车仅需1小时。
何小鹏还透露,小鹏已经在广州市启动了工厂建设项目,预计该工厂的年产能可达1万台。值得一提的是,这将是全球首个实现流水线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小鹏期望在2026年能够实现飞行汽车的量产并完成交付。
除了研发和生产,小鹏还积极布局飞行培训领域。何小鹏提到:“如今的飞机驾照已经将开飞机的方式与驾驶汽车的方式进行了深度融合,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只需要十分钟就能初步适应开飞机的操作。当然,要真正考取飞机驾照,还需要进行三四次的学习,并且要有足够小时数的模拟舱训练和实战飞行培训。目前,我们正在大力推动飞行培训工作。到今年年底,小鹏汇天期望能够拥有200家以上的飞行营地,到2026年,这一数字希望能达到500家以上。”
在何小鹏看来,飞行汽车行业目前面临着一个关键问题:飞行汽车究竟是汽车或者无人汽车的升级版,还是飞机的降级版?他认为:“飞行汽车在初期应该主要在无人区域、没有人工建筑的地方飞行,例如河流、山川、荒漠、海洋等区域,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确保飞行的安全性和规模性。我们非常期待国家能够对飞行汽车行业进行统筹规划,构建类似现在无人机的升级版本的弹性监督框架,如此一来,低空经济有望在未来10 – 20年重现中国新能源汽车过去10年的正向循环发展态势。”
本文围绕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对飞行汽车市场的预测,详细介绍了小鹏在飞行汽车研发、生产、培训等方面的布局,以及对行业问题的思考和期望。展现了小鹏在飞行汽车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发展愿景,也让我们看到了飞行汽车行业未来的巨大潜力和发展方向。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7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