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下,“零添加”食品乱象能否终结?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食品安全新标准,明确禁止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特别强调食品配料。同时,还剖析了“无糖食品”“100%果汁”等常见食品标签背后的真实含义,揭示了市场上一些商家利用标签误导消费者的乱象。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有了新动作,一口气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及9项标准修改单。在如今食品市场纷繁复杂的背景下,这一举措无疑是给消费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特别是针对那屡被曝光的“零添加”食品乱象,新标准明确做出规定,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这就像是一把利剑,直指那些试图通过夸大宣传来误导消费者的不良商家。

新规下,“零添加”食品乱象能否终结?

无糖食品:并非真的无糖

在众多食品标签中,“无糖食品”一直备受关注。那么,到底什么样的食品才能被称为“无糖食品”呢?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 – 2011)的规定,食品中糖含量≤0.5g/100g或100ml就能标注为“无糖食品”。从这个标准可以清晰地看出,所谓的无糖食品并不是完全不含糖,只是糖的含量相对较低而已。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我们不妨举个例子。市面上有一瓶500ml的“无糖”饮料,如果它的糖含量是0.4g/100ml,当你一口气把这瓶饮料喝完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摄入了2g糖。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无糖食品”时,可不能仅仅被标签上的“无糖”二字所迷惑,一定要仔细查看食品的营养成分表。

新规下,“零添加”食品乱象能否终结?

100%果汁:并非想象中那么纯

前段时间,央视“主播说三农”发布的视频#9块9每升的椰子水安全吗#,在网络上引发了网友对“100%果汁”的热烈讨论。当我们仔细查看市场上各种标注为“100%果汁”的配料表时,就会发现其中“并不单纯”。有些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浓缩汁和水,还有些则添加了与果汁本身无关的配料。

根据GB/T 31121 – 2014《果蔬汁类及其饮料》中的规定,只有往原果汁中添加的物质本就来自该水果自身,这样的果汁才能算“100%果汁”。也就是说,那些配料表里额外添加了水、其他水果或添加剂的果饮,都不能算是100%的天然果汁。

新规下,“零添加”食品乱象能否终结?

来源:央视三农

更让人气愤的是,有些商家的行为更加过分。他们在产品标签上写着“零添加”,但实际上配料表中甜味剂、食品添加剂、防腐剂一样都不少。就像某“零添加”儿童肠,其配料表就暴露了商家的虚假宣传。

新规下,“零添加”食品乱象能否终结?

某“零添加”儿童肠的配料表。来源:央视三农

除此之外,还有某酱油品牌,直接把“0”写在了品牌标志里,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很多消费者被误导。而且近日,该品牌酱油还被检测出了镉,这无疑是给消费者敲响了警钟。

本文围绕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食品安全新标准展开,重点分析了“无糖食品”“100%果汁”等食品标签的真实含义,揭露了市场上商家利用标签误导消费者的乱象。新标准的出台有望规范食品市场,让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能获得更准确的信息,但消费者自身也需要提高警惕,仔细查看食品标签,避免被虚假宣传所蒙骗。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7950.html

(0)
六合柯慧六合柯慧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