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报道了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抵达缅甸地震灾区的情况,同时介绍了缅甸地震的相关信息,包括伤亡人数、地震造成的损害、道路情况、余震情况以及联合国和缅甸领导人的行动等。
在缅甸遭遇地震灾难的关键时刻,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迅速响应,踏上了前往缅甸的救援征程。
当地时间3月29日上午7时(北京时间8时30分)左右,一支肩负着使命与希望的队伍抵达了缅甸仰光国际机场。这便是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行37人携带了全功能生命探测仪、地震预警系统、便携式卫星、无人机等一系列应急救援物资。他们的到来,如同黑暗中的曙光,为缅甸地震灾区带来了生的希望。
北京时间3月29日6时左右,这支救援医疗队就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乘飞机出发,争分夺秒地赶赴缅甸地震灾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尽快到达灾区,拯救更多的生命。
此次缅甸地震的情况十分严峻。当地时间28日中午,缅甸中部发生了7.9级地震。据缅甸官方数据,截至28日下午,地震已造成144人死亡、732人受伤。新华社记者立即从仰光赶赴重灾区,一路见证了地震造成的严重损害。
这是3月28日在缅甸内比都拍摄的地震后受损的建筑。震后的景象满目疮痍,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地震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建筑损坏,还对当地的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影响。供电通信仍存在故障。28日晚7时左右,天色已黑,记者和雇员驱车从仰光出发,开往靠近震中、受灾较严重的曼德勒市。仰光通往内比都和曼德勒只有一条高速公路,路上没有路灯,能见度较低,车开不快。上高速公路前,看到仰光部分社区仍停着电,官方消息说是因为地震导致供电系统出现故障。手机和移动网络也不顺畅,仰光部分地区没有手机信号。
这是3月28日在缅甸曼德勒省拍摄的地震后受损的佛塔。
道路桥梁受损也十分严重。车开到标注80英里(约128公里)的路牌时,可以明显看到高速公路被损毁的情况。受损的大部分是桥梁和路面连接部分,很多路面隆起。越往北开,路面损毁越严重。在115英里(约185公里)路牌处的收费站,附近的简易安全检查站已经倒塌。据了解,从这里到内比都和曼德勒的高速公路很多处桥梁和路面受损,已无法正常通车。一名中企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刚从内比都回到仰光,手机刚恢复网络连接。他们沿着内比都至仰光的老公路一直往南开,多次尝试上高速公路都不成功,走了一半的路程才能够进入高速公路。
3月28日,在缅甸仰光,人们在地震发生后到街道上避险。
尽管道路艰难,但救援行动并未停止。在收费站附近的休息区,记者看到部分餐馆窗户受损,地板翘起或开裂。酒店已经封闭,不再对外开放。休息区停放着几辆大巴、私家车和救护车。救护车旁有10多名穿着橘红色衣服的救援人员正在组队。晚11时左右,正好有几辆救护车要前往曼德勒,记者便驱车跟着一起上路。但开出不久便在一个收费站前被拦停,管理人员只放行了救援队的车辆。管理人员说,夜间零时到4时是宵禁时间,前方路段夜间行驶不安全,所以要等到4时才能放行。原本以为要等到宵禁结束才能继续赶路,但就在29日凌晨2时左右,收费站管理人员开始放行小型车辆,记者继续往曼德勒方向前进。
此外,缅甸气象和水文局29日发布消息说,28日强震发生后,当天共监测到12次余震。从公布的数据看,余震最低震级为2.8级,最高震级为7.5级。余震的不断发生,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面对这场灾难,国际社会也迅速行动起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8日在记者会上表示,联合国系统正在动员力量向受地震影响的东南亚民众提供援助。古特雷斯向受地震影响的东南亚国家政府和人民表示慰问。他说,地震发生后,震中国家缅甸已向国际社会请求援助,联合国驻缅甸团队已经与缅甸政府取得联系,以充分动员联合国在该地区的资源帮助缅甸以及其他受灾国家。缅甸领导人敏昂莱28日在媒体发表讲话,呼吁各国、各组织和民众对缅甸地震灾区提供援助。
本文详细记录了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抵达缅甸地震灾区的情况,同时呈现了缅甸地震造成的严重破坏,包括人员伤亡、基础设施损毁等,以及余震情况。还介绍了国际社会的救援行动,如联合国动员力量援助、缅甸领导人呼吁援助等。体现了在灾难面前,各方携手共渡难关的团结精神。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7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