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县福建阳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竹代塑”的生产情况,包括竹子制成可降解农用地膜的过程、技术应用场景,以及公司的发展规划,同时说明了永春县借助当地竹林资源优势,以该公司为链主扶壮“以竹代塑”产业链,打造百亿元级产业集群的举措。
永春,这座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小城,正凭借着独特的“以竹代塑”产业发展模式,在绿色经济的舞台上崭露头角。
在永春县的生产车间里,一根根翠绿的竹子有序地进入生产线。它们首先经历破碎的洗礼,将原本粗壮的身躯化为细碎的竹块。接着,超微技术磨粉工序开启,竹块被研磨成细腻的竹粉。随后,经过吹膜等一系列精细工序,这些竹子神奇地“变身”为一捆捆竹纤维可降解农用地膜。近日,福建阳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加班加点赶制第一季度的大批订单。
福建阳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以竹代塑”原料加工及竹纤维制品生产的企业。在竹纤维全降解颗粒生产车间,公司董事长助理潘用福向记者介绍道:“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地膜都是塑料材质。然而,我们公司通过创新技术,将竹粉进行改性处理,然后压制成符合工业标准的原料。再把这种原料与生物降解材料共混共熔,就能生产出优质的代塑产品。”
这项“以竹代塑”技术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除了生产农用地膜,它还能用于生产包装袋、家电外壳、快餐盒、医用一次性手套等众多产品。这些竹纤维制品不仅在性能表现上毫不逊色,而且能够替代现有的不可降解石油基塑料,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为环境保护贡献了重要力量。
据悉,该公司目前正加速布局二期厂房和生产线。按照计划,今年8月底二期项目将正式投产。届时,这里将会拥有120条生产线,预计年产竹纤维全降解材料30万吨,年产值超50亿元。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将为永春县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初步建立等行动目标。永春县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契机,以福建阳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产业链链主,持续挖掘并积极招引上下游配套产业企业落户。通过这种方式,永春县全力扶壮“以竹代塑”产业链条,积极打造百亿元级产业集群,精心擘画着绿色产业发展的美好蓝图。
永春县林业局负责人表示:“永春县种植竹林约18万亩,周边的三明、龙岩、莆田等地还有数百万亩的竹林资源。这些丰富的竹林资源为我们推行‘以竹代塑’提供了充分有利的条件。”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以竹代塑”产业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本文介绍了永春县福建阳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竹代塑”的生产情况和技术应用,以及公司的发展规划。同时说明了永春县借助国家政策和当地竹林资源优势,以该公司为核心扶壮产业链,打造百亿元级产业集群,展现了“以竹代塑”产业在永春的良好发展态势和广阔前景。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9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