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的投资布局调整展开,介绍了其减持奥比中光与永安行获得投资回报,以及对投资策略调整的回应,还提及了在AI和具身智能领域的投资与业务架构的倾斜。
【导读】近期,蚂蚁集团在投资领域的动作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此次,蚂蚁集团首次对其投资布局调整做出回应。
近日,蚂蚁集团接连减持了两家A股上市公司,分别是奥比中光与永安行。这一系列减持操作让蚂蚁集团累计获得了超7.75亿元的投资回报,如此亮眼的成绩瞬间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
针对此次减持行为,今日蚂蚁集团相关负责人给出了解释。他们表示,在二级市场进行适当减持,是蚂蚁集团基于自身战略方向考虑而做出的主动调整。在当下新一轮科技变革的大趋势下,蚂蚁集团有着更长远的规划,希望能够大力支持下一代科技创新力量的茁壮成长。为此,蚂蚁集团打算将减持回收的资金投入到更具前瞻性的领域中去,比如大模型、具身智能、AI算力等前沿科技领域。
蚂蚁集团投资部人士进一步阐述:“过去几年,我们在新增投资方面,主要集中在前沿科技和全球化方向。为了更好地响应这一策略,对部分持有时间较长且已经获得较好回报的项目进行减持是必要的。这样做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让我们有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向更新、更早期的机会进行布局。”该人士还强调,与一般的财务型投资机构不同,蚂蚁集团的投资持有期更长,更注重通过自身的资源加持和生态协同来帮助被投企业成长。
对于蚂蚁集团目前的投资策略,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蚂蚁的投资策略始终紧密围绕公司的战略方向展开,同时也会充分尊重市场规律,高度关注企业自身的成长性以及能够带来的潜在回报。
实际上,近日蚂蚁集团已经在AI和具身智能领域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其投资重点聚焦在大模型及应用、AI算力、具身智能等方向,涉及的投资项目众多,包括智谱AI、月之暗面、爱诗科技、秘塔科技、清微智能、墨芯科技和星海图等。投资部人士着重指出:“在评估前沿科技类项目时,蚂蚁最关注的是技术的前瞻性和稀缺性。”
除了投资策略的调整,蚂蚁集团自身的业务架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正逐步向具身智能等前沿科技方向倾斜。2024年,蚂蚁集团注册成立了蚂蚁灵波科技,将其作为拓展具身智能和机器人业务的主要载体。今年2月,蚂蚁集团在招聘平台上开放了多个具身智能方向的岗位,涵盖算法工程师、人形机器人硬件结构、仿真系统开发工程师、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等。这一系列举动都彰显了蚂蚁集团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决心和行动力。
下面详细看看蚂蚁集团减持奥比中光与永安行的具体情况。近日,奥比中光发布公告称,蚂蚁集团旗下上海云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2025年1月10日至3月14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减持了奥比中光882.2万股,占总股本的2.21%,成功套现约5.56亿元。减持后,蚂蚁集团仍持有奥比中光10%的股份,位居第二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奥比中光因“人形机器人”概念股价年内暴涨超200%,不过公司基本面仍处于改善过程中。2024年前三季度,奥比中光仍亏损6031万元,扣非后净亏损达1.02亿元。尽管业绩尚未转正,但奥比中光在技术应用和市场拓展方面有一些积极进展。例如,近期其对外宣布已将十余款主流产品集成到英伟达Jetson平台,这一举措有助于提升公司在AI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竞争力。
在共享出行领域,永安行的股权变动也受到了市场关注。不久前,永安行发布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由孙继胜变更为上海哈茂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由孙继胜变更为上海哈茂的实控人杨磊。其中,蚂蚁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将所持的6%股份以2.19亿元转让给杨磊。
综上所述,蚂蚁集团今年以来减持奥比中光和永安行,累计获得投资回报超7.75亿元。
本文围绕蚂蚁集团投资布局调整展开,其减持奥比中光与永安行获利超7.75亿。蚂蚁集团回应称这是基于战略的主动调整,将资金投入前沿科技领域,且投资注重战略方向与企业成长。同时,其业务架构也向具身智能等倾斜,显示出蚂蚁集团在科技变革趋势下积极布局新领域的决心。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6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