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一名乘客突发呼吸性碱中毒,值班站长及时救助使其好转的事件,随后详细介绍了呼吸性碱中毒的定义、引发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3月27日上午,在武汉地铁的车厢内,发生了惊险的一幕。一名乘客在下车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双手不受控制地颤抖。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值班站长迅速上前,关切地询问乘客情况。在询问过程中,站长隐约听到一个“碱”字。凭借经验,值班站长很快确认该乘客是呼吸性碱中毒。
时间就是生命,站长立即采取了有效的急救措施——用塑料袋罩住乘客的口鼻。神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乘客的呼吸逐渐恢复了平稳。在状态好转之后,乘客离开了车站。这一场地铁里的紧急救助,让我们感受到了及时救援的重要性。
那么,究竟什么是呼吸性碱中毒呢?
又是什么原因会引发呼吸性碱中毒呢?
如果发生了呼吸性碱中毒,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接下来,让我们一文了解呼吸性碱中毒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呼吸性碱中毒?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的酸碱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血液的PH值稳定在7.35 – 7.45之间,这种稳定的状态就被称为酸碱平衡。当血液的PH值大于7.45时,就被称为碱中毒。而呼吸性碱中毒,是由于肺过度通气,导致动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减少,进而使得血液的PH值高于7.45,最终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的症状。
呼吸性碱中毒主要表现为通气过度和呼吸加快,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四肢发麻、刺痛、肌肉颤动、眩晕、晕厥、视物模糊、抽搐等症状。
什么原因会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其中急性呼吸性碱中毒较为常见。其原因通常包括情绪激动、过度换气、肺部疾病、药物反应等。
1. 精神性过度通气
当人们处于精神紧张、焦虑、害怕的状态,或者气喘吁吁、与人吵架、情绪激动时,人体会过度通气,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引发呼吸性碱中毒。
2. 低氧血症
当机体缺氧时,会出现过度通气的现象,这其实是机体对缺氧的一种代偿性保护机制。但过度通气会造成二氧化碳排出过多,从而导致碱中毒。这种类型常见于突然进入缺氧环境,如高原、高空等环境中。
3.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像脑炎、脑膜炎、脑肿瘤、脑血管意外及颅脑损伤等疾病,可能会导致呼吸中枢受刺激,从而出现过度通气的情况。
对于慢性呼吸性碱中毒,除了上述急性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外,还可能包括妊娠、肝性脑病、严重贫血、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等因素。
发生呼吸性碱中毒该怎么处理?
对于癔症、神经质或情绪紧张易激动的患者,在发现有呼吸性碱中毒情况后,首先要尽量保持情绪稳定。然后,可以用纸袋或塑料袋罩住口鼻部,在袋子中大口呼吸6 – 8分钟。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过度呼出,使得吸进肺里面的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从而增加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有效减轻碱中毒的情况。
同时,要及时就医。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性碱中毒,应尽快找到病因,先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呼吸性碱中毒的发生。
本文通过武汉地铁乘客突发呼吸性碱中毒的事件引入,详细介绍了呼吸性碱中毒的定义、症状、引发原因以及处理方法。提醒人们了解相关知识,在遇到此类情况时能够正确应对,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健康。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8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