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通”2.0:通用智能人的成长与社会级智能的探索 揭秘通用智能人“通通”2.0:从心智成长到社会应用

本文围绕通用智能人“通通”2.0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通用人工智能论坛上的发布展开,详细介绍了“通通”2.0的新技能、与大模型的差异、心智发展水平,还阐述了其在多智能体场景中的表现、社会模拟应用以及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前景。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领域不断涌现新的突破。2025年3月29日,作为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之一的通用人工智能论坛在北京盛大举办。在此次论坛上,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重磅发布了通用智能人“通通”2.0。

大家或许还记得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数字生命“丫丫”,而“通通”与之类似,生活在高度仿真的数字世界里。去年首次亮相时,“通通”的心智水平仅相当于三四岁的小孩。经过一年的精心升级,“通通”究竟增加了哪些令人惊喜的新技能?和当下热门的大模型相比,它又有什么独特之处?未来,它又将在哪些领域大展身手呢?

要了解“通通”,首先得明白什么是通用人工智能。专家解释道,通用人工智能能够依据所处的复杂动态环境,自主产生并完成任务,具备自主感知、认知、决策、学习、执行和社会协作等多种能力,并且完全符合人类的情感、伦理与道德观念。

如今,许多大语言模型已经能够实现人机多轮对话,但它们大多只是围绕用户的需求和观点展开,自身缺乏明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自然也难以演绎出基于这些观念的独特对话内容。然而,“通通”2.0却与众不同,它宛如一个拥有自身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小女孩。在理解对话目标意图的基础上,“通通”2.0会遵循自身的价值和人格,巧妙地利用策略引导对话走向,以达成自己的目的。举个例子,当“妈妈”要求她睡觉时,她会像个调皮的孩子一样耍赖、磨蹭,甚至试图要求“妈妈”给予奖励,直到协商一致后才会乖乖行动。

“通通”2.0:通用智能人的成长与社会级智能的探索 揭秘通用智能人“通通”2.0:从心智成长到社会应用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通用人工智能论坛”上,通用智能人“通通”2.0正式发布。(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供图)

除了独特的对话能力,“通通”2.0还具备强大的学习和成长能力。在场景交互以及与人类的多模态对话中,它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他人教导等方式,动态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价值函数和技能,初步展现出像人类一样的持续反思和成长能力。经过专业测试,“通通”2.0目前已经初步达到了5岁到6岁儿童的发展水平。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处于一个快速演进的阶段,正加速从单体智能向群体智能、社会级智能迈进。为了顺应这一前沿趋势,研究人员为“通通”精心打造了幼儿园、六口之家等丰富的场景,让她拥有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在这些场景中,每个智能体都各自独立,拥有自身的价值、能力、人设和状态。

在这样的多智能体场景中,“通通”需要充分理解周围环境以及其他智能体的身份、性格,精准识别当前的动作、意图和气氛等信息,在此基础上开展复杂的行为交互,如对话、实施帮助或捣乱等。例如,当和“弟弟”一起打扫房间时,“通通”会实时观察“弟弟”的行为,并根据“弟弟”的表现来灵活调整自己的任务规划。

这种多智能体互动为构建虚拟社会提供了可能。在当天的论坛上,还演示了一款大型社会模拟器。该模拟器构建了一个包含上百万人的虚拟社会系统,它能够深入推演社会运行规律,模拟不同社会决策的长远影响,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极具前瞻性的决策支持。

“通通”的应用领域还不止于此。它的另一大重要用途是为具身智能机器人赋予完备的认知架构与价值体系,也就是为机器立“心”。在此次论坛上,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通智大脑联盟”。该联盟旨在聚焦通智大脑和具身本体的协同研发及应用,推动具身智能实现从感知到决策、从学习到执行的闭环。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表示,“通通”未来将与具身智能机器人紧密结合,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养老陪护、数字助理、家用机器人等多个领域,更好地服务人们的日常生活。他还展望道:“未来我们将看到生物人、数字人、机器人相融合的精彩场景。”

本文介绍了通用智能人“通通”2.0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通用人工智能论坛上的发布情况。“通通”2.0有独特的价值观和对话能力,达到5 – 6岁儿童心智水平,具备持续成长能力。其应用场景丰富,在多智能体场景中有复杂交互表现,还可用于社会模拟和为具身智能机器人立“心”,未来将在多个领域服务人们生活,推动生物人、数字人、机器人的融合。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8134.html

(0)
宫古千凡宫古千凡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