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东乡边都村举行的“我为高原种棵树”公益活动·中国工商银行公益林暨贵德县2025年义务植树启动大会,介绍了活动现场志愿者植树情况、项目目标及工商银行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举措和成果。
在春风轻柔地拂过黄河岸畔,高原大地正焕发出勃勃生机的美好时节,3月28日,一场意义非凡的公益活动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东乡边都村拉开了帷幕。“我为高原种棵树”公益活动·中国工商银行公益林暨贵德县2025年义务植树启动大会在这里盛大举行。
瞧,活动现场那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来自中国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贵德县委县政府等单位的千余名志愿者们,个个干劲十足。他们手持铁锹,用力地培土,精心地引水浇灌,将一株株承载着生态希望的梨树、杏树小心翼翼地深植进黄土之中。每一棵树苗的种下,都仿佛播下了一颗绿色的希望种子,未来它们必将茁壮成长,为这片高原增添一抹又一抹的翠绿。
此次活动紧紧围绕中国工商银行黄河上游千亩经济生态公益林项目展开。该项目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广泛募集资金,全力助力黄河上游的生态保护。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重要实践,中国工商银行黄河上游千亩经济生态公益林项目自2022年启动以来,始终坚定不移地聚焦保护黄河上游生态这一核心目标。截至目前,已经累计投入资金500万元。按照项目计划,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里,将在贵德县黄河上游边都滩营造1348亩经济生态林,栽植经济林苗木7万余株、绿化苗木1万余株。项目完成后,这里将打造成为集生态修复、产业发展于一体的青海省第二个“尕布龙”示范基地,探索出一条“绿富同兴”的生态治理新路径。
中国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博来表示:“金融活水浇灌生态之花,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生态账。”中国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一直将“国之大者”扛在肩上,通过创新“金融+生态”“金融+公益”模式,深度融入青海省“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战略布局。在过去的三年里,已累计完成造林430余亩,构建起了以生态修复、水源涵养为核心的黄河沿岸生态廊道,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注入了强大的金融动能。
此次义务植树活动的成功举办,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它不仅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生态保护的热情,还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让我们看到了黄河上游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美好未来。
本文介绍了3月28日贵德县举行的“我为高原种棵树”公益活动及义务植树启动大会,现场千余名志愿者积极参与植树。围绕中国工商银行黄河上游千亩经济生态公益林项目,该项目自2022年启动已投入500万,计划打造“绿富同兴”示范基地。工行青海省分行创新模式助力生态保护,此次活动激发社会热情,为黄河流域生态发展注入新活力。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8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