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水利普法大革新:从传统到创新,全民参与护水热潮来袭,贵州水利普法新突破:创新形式载体,共筑水美贵州

贵州水利厅为解决水利普法面临的瓶颈问题,通过创新宣传载体和形式,如开展“AI绘黔水”海报征集活动、联合多单位开展线下普法活动、建立水利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有效扩大了普法群体,取得了良好的普法效果,未来还将持续创新助力水美贵州建设。

在贵州,有这样一场围绕水资源保护的创新行动正在展开。主人公龙章榆见证着这一系列的变化。

时间来到3月底,贵阳市民徐青在自己的朋友圈里看到了一条十分吸引人的信息。这是一条主题为“AI绘黔水 共护水安全”的海报征集信息。徐青觉得这个活动形式很新颖,而且还有证书奖励。她便将这条信息转到了自己所在的群聊里,群里的多个朋友看到后都跃跃欲试。

贵州水利普法大革新:从传统到创新,全民参与护水热潮来袭,贵州水利普法新突破:创新形式载体,共筑水美贵州

这正是群众积极参与“AI绘黔水”海报征集活动的一个缩影。(拍摄者:人民网 龙章榆)

水领域的普法宣传工作,对于推动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长期以来,水利普法工作却面临着诸多瓶颈。比如,普法内容过于专业化、单一化,导致受众范围有限,普法效果也不尽如人意。那么,该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呢?

贵州省水利厅政策法规有关负责人给出了答案:“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载体和形式两面创新。”贵州作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同时也是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之一,有着创新普法宣传工作的迫切需求和责任。于是,贵州决定用创新来提升水利普法宣传工作的影响力和穿透力。

今年年初,DeepSeek引发了全民关注AI应用的热潮。贵州省水利厅抓住这个机遇,在“中国水周”期间精心策划了AI设计海报征集活动。这一活动吸引了一大批网友运用新技术,主动投入到“节水、惜水、护水”的总结、思考、设计和宣传当中。

要想扩大普法群体,创新形式是关键。贵州省水利厅按照每年“一个主题、一套方案、一个载体”的原则,积极创新网络普法宣传活动。以往传统的拉横幅、开讲座、送书籍等方式,逐渐被搞摄影、趣答题、做AI等新颖形式所取代。再结合权威媒体的网络传播,系列活动每次参与人数均突破百万,获得了“裂变式”的传播效果。

贵州水利普法大革新:从传统到创新,全民参与护水热潮来袭,贵州水利普法新突破:创新形式载体,共筑水美贵州

这是创新开展水领域普法及科普活动的生动画面。(拍摄者:人民网 龙章榆)

贵州水利厅不仅在形式上创新,在载体方面也不断探索。为了打破普法与各群体之间的隔阂,贵州水利厅转换思路,与省教育厅、团省委等单位联合举行线下普法活动。在青少年重点领域,贵州省水利厅联合省有关单位连续开展水资源调查体验公益研学活动。这让普法不再是单纯的接受教育,而是变成了一次有趣的思考与交流。

“花溪河水要成为能喝的自来水,原来还要经过那么多步骤,希望大家共同珍惜、保护水资源。”3月底,贵阳市花溪小学的小杨同学在经过巡河、采样、试验等实践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他说以前觉得爱水护水离自己很远,现在才发现就在身边。

除了沉浸式体验,贵州还打造了场景式阵地。近年来,贵州省水利厅支持各地在市、县建立水利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和主题文化广场。各地将这些基地定位为重点流域内,上好以案释法“公开课”、开好政群沟通“院坝会”的水利法治宣教主渠道。

贵州水利普法大革新:从传统到创新,全民参与护水热潮来袭,贵州水利普法新突破:创新形式载体,共筑水美贵州

这是位于贵阳市的水利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一角。(拍摄者:人民网 涂敏)

正是因为找到了“破圈”的支点,贵州的水利普法工作赢得了“出圈”效应。近年来,贵州水事秩序稳定向好,河湖面貌持续改善,全省水利系统干部中还涌现出全国“八五”普法表现突出个人。

贵州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创新普法宣传载体和形式。”未来,贵州水利厅将在创新的同时,把水利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水利立法、执法、依法行政等工作,以法治护航水美贵州,助力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贵州水利厅为解决水利普法难题,通过创新宣传载体和形式,如开展AI海报征集、联合多单位开展线下活动、建立宣传教育基地等,取得了良好的普法效果,推动了全民参与水资源保护。未来,贵州将持续创新,以法治助力水美贵州建设。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8395.html

(0)
半荷mio半荷mio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