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项目建设风起云涌,为东北振兴注入强劲动力,白山松水间,吉林重大项目建设绘就发展新蓝图

本文聚焦吉林省各地大项目建设情况,涵盖新能源、制造业、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展现了项目的进展、成果以及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3月29日,《新华社每日电讯》发布了一篇题为《白山松水千帆竞 项目建设引擎鸣》的文章,将目光聚焦在了长春市永春生物医药城的建设进程上。

走进永春生物医药城的园区内部,呈现出一片繁忙而火热的景象。中科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园和长春永春生物医药城孵化创新中心这两个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同步推进。现场塔吊林立,各种机械设备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了一曲激昂的建设交响曲。

吉林省中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磊介绍说,该项目自今年2月底正式破土动工以来,工程进展十分顺利。按照目前的进度规划,预计在11月能够全面完工。项目建成之后,将凭借先进的干细胞库和研发平台,为全省的医疗机构和科研机构提供研究级、临床级且可回溯的干细胞资源。这一项目的成功落地,无疑将为吉林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注入全新的动能,同时也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吉林项目建设风起云涌,为东北振兴注入强劲动力,白山松水间,吉林重大项目建设绘就发展新蓝图

随着春天的脚步,广袤的黑土地上也涌动着发展的热潮。吉林省各地纷纷按下了大项目建设的“加速键”,在白山松水之间,到处都能看到繁忙的建设施工场景。

为了锚定发展优势、扩大有效投资并拉动经济增长,从西部广袤无垠的绿色新能源基地,到中部机器轰鸣的先进制造业车间,再到东部弥漫着药香的医药产业园区,一个个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且着眼于高质量发展的项目正在加速落地。人流、物流、信息流在这里汇聚交融,为吉林的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绿色动能绽新辉

吉林西部,地处大兴安岭与长白山脉之间的“风廊”地带,是我国东北地区风能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之一。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以及项目的有力牵引,吉林西部的白城、松原等地全力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一批新能源项目陆续落地,形成了强大的辐射效应,带动了周边地区产业体系的协同发展。

在白城市通榆县的华能通榆长龙山20万千瓦风电项目现场,32台风机已经顺利完成吊装工作,项目进入了设施设备调试阶段,预计将于4月实现并网发电。据相关介绍,该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约5.5亿千瓦时,同时能够减排二氧化碳约53万吨,为当地的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做出重要贡献。

绿氢、绿氨、绿色甲醇被公认为是较为理想的“零碳”能源,同时也是解决“风电”“光电”储存与消纳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吉林省洮南市的上海电气绿色甲醇项目现场,生物质气化、电解水制氢、甲醇合成与精馏等设备正在紧锣密鼓地安装之中。预计2025年6月将开始进行绿色甲醇的调试生产。项目总监杨国祥介绍说:“项目采用风电电解水制氢,再与生物质气化合成甲醇的工艺,全程不使用化石能源,能够有效促进绿电的就地消纳。”他还算了一笔账: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6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2.5亿元,有望成为吉林省首批投产的规模化风电耦合生物质制绿色甲醇项目。

在白城市下辖的大安市,预算投资近60亿元的吉电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国家电投集团大安吉电绿氢能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宋树林表示,将绿氢合成绿氨、绿醇用以储能,能够将“绿电”以化学能的形式进行储存,实现清洁能源的大规模、长时间存储和远距离运输。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制绿氢可达3.2万吨、年制绿氨达18万吨、年减碳排放约65万吨、节约标煤23万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转型升级焕活力

在吉林,传统产业正如同“老树发新枝”,新兴产业则像“新芽成大树”。当前,吉林省以重大项目为重要抓手,积极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夯实实体经济的根基。在各个项目现场、车间内外,处处都透着浓浓的忙碌氛围和发展活力。

在松花江畔,吉林石化12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已经步入冲刺阶段。在13万平方米的厂区内,7台工业炉高耸矗立,28套装置交错分布,一幅产业振兴的宏伟图景已然呈现在眼前。

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转型升级东区项目主管卢思屹介绍说:“乙烯生产是衡量化工产业水平的重要标志。”这一总投资超300亿元的项目,是吉林“减油增化”战略的关键项目。项目建成后,年可生产聚合级乙烯120万吨、聚合级丙烯58.7万吨,同时还能副产氢气、粗裂解汽油等产品,预计于今年7月建成达产,将为吉林的化工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突破。

在同样以生产化工产品著称的吉林化纤集团生产车间内,一缕缕雪白的原丝经过高温碳化等一系列复杂工序后,摇身一变成为黝黑发亮的碳纤维。目前,吉林化纤年产40万吨原丝、碳丝、复材的全产业链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中。吉林化纤股份公司设备能源处处长付洪瑞介绍,项目预计在2026年建成投产后,可新增销售额233亿元,进一步提升吉林省碳纤维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

一些项目抢抓春季黄金施工期纷纷开工,也有项目迎来了竣工的喜悦。位于长春市绿园区的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聚醚醚酮(PEEK)深加工系列产品综合厂房(二期)项目近期顺利竣工,目前正处于验收阶段,预计今年5月将正式投入使用。

生物医药澎湃起

长白山麓,弥漫着浓郁的药香。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众多项目的有力拉动,吉林省正积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向种植、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延伸,助力“吉林药”走向世界舞台。

在长春市永春生物医药城内,项目工地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十余个塔吊高高耸立,仿佛巨人般守护着这片建设热土,机械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奏响了建设的最强音。园区内,中科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园和长春永春生物医药城孵化创新中心的项目正在同时紧张建设中。

吉林省中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磊介绍:“我们今年2月底开始破土动工,预计11月将完成项目建设。建成后将通过先进的干细胞库和研发平台,为全省医疗机构、科研机构提供研究级、临床级、可回溯的干细胞资源。”

长春永春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长王经超表示,2025年公司将通过会议招商、上门招商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招商方式,力争实现入驻率70%以上。目前已有15家企业表达了入驻意向。

在素有“医药城”之称的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华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异地扩能改造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制剂车间、提取车间、动力车间等主体工程均已建设完成,相关设备正准备陆续进厂安装。在通化安睿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30亿元的重组人白蛋白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接近尾声,已进入试生产阶段。该项目达产后,公司预计年产重组人白蛋白可超150吨,将进一步提升通化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产业竞争力。

从项目的谋划、签约,到筹备、开工、生产,放眼整个吉林,自2月以来,多地的大项目陆续开复工。其中长春市已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830个,其中产业项目509个。一批带动力强、效益显著的重点项目正成为推动吉林省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吉林以重大项目为关键支点,正努力撬动老工业基地向新质生产力高地跃迁,为东北全面振兴积极“闯新路”“谋突破”。

本文全面展示了吉林省在新能源、制造业、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的重大项目建设情况。从项目的进展、成果到对经济和产业的推动作用,凸显了吉林以项目为支撑,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为东北振兴注入新活力。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8495.html

(0)
东京迎荷东京迎荷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