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山东民营经济的发展,深入探讨了其发展活力的来源,介绍了民营企业在新兴和传统产业的发展成果,以及山东为民营经济营造的良好创新生态和营商环境,展现了山东民营经济对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大棋盘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民营经济“稳”,则经济全局“稳”;民营经济“活”,则经济全局“活”。山东作为民营经济大省,近年来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成绩斐然,其整体实力、创新能力以及市场竞争力都在持续提升。去年,全省民营经营主体总数超过1400万户,在全省经营主体总数中占比高达98.9%,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5.1万亿元,占GDP比重51.7%,这无疑表明民营经济已然撑起了山东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那么,山东民营企业发展活力究竟从何而来呢?
在山东的民营经济版图中,呈现出“大象起舞”与“蚂蚁成军”的壮观景象。2024年,全省民营经营主体超过1400万户,它们贡献了全省67.6%的税收和80%以上的就业岗位,成为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5万家,51家企业入选2024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强,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实力。
3月24日,苹果公司首席运营官Jeff Williams来到山东潍坊。当他走进歌尔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参观完扬声器自动化产线后,不禁由衷赞叹:“中国供应商正在推动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取得世界级进步。”凭借声学光学技术与精密制造优势,歌尔在过去15年里先后参与苹果数十款产品的生产制造,在声学器件、精密结构件、光学组件等领域建立了深度合作。这种跨越大洋的携手合作,充分彰显了山东民营企业的强大实力。改革开放以来,山东民营企业蓬勃发展,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推动区域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24年,全省民营经营主体的亮眼表现不仅体现在税收和就业贡献上,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6%,占全部投资比重超过63%,分别高于全国7.7个、1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2.53万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75%;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5万家,51家企业入选2024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强;116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95%以上;235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民营企业占71%。
山东将民营经济发展视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其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推力。今年2月,2025年春季全省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举行,全省100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其中民营企业在项目数量、投资金额上实现了“双过半”,这充分体现了民营企业在山东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强大活力。
在产业发展方面,山东的民营企业呈现出新兴未来产业加速突围、传统产业持续焕新的良好态势。山东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90多项,占比75%以上;面对AI大模型、机器人、无人驾驶等领域的爆发式增长,积极引导企业适应技术变革趋势。
在威海光威集团,我们看到了民营企业跨界发展的精彩案例。从生产钓鱼竿到进军航空航天领域,威海光威集团实现了令人惊叹的跨越。在短视频平台上,威海光威集团的碳纤维钓鱼竿火出了圈,网友戏称:“不出一个厂区,完成从海到天的跨界。”碳纤维被誉为“新材料之王”,威海光威集团旗下的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打造了我国第一家从事碳纤维研发生产的民营企业,让中国拥有了自己的碳纤维。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丛宗杰表示:“如今我们的产品除了应用在渔具等领域外,还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氢能源、风电等领域。”
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征程中,山东民营经济大有可为。尤其是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面,山东纵深推进新兴产业跨越提升工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壮大规模、提升实力,在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领域有序开展试点示范,培育更多引领产业升级、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新兴支柱产业。同时,大力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计划,在生物制造、具身智能、未来网络、量子科技等领域抓紧布局,高标准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的同时,传统产业也在持续升级。山东作为石化产业大省,今年2月28日迎来了一项新突破:东明石化世界首台套30万吨/年EPOE(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项目正式破土动工。作为以基础炼油起步的大型民营石油化工企业,东明石化积极转型升级,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发团队,成功研发出以乙烯为单一原料制备EPOE的全新工艺路线,实现了高端聚烯烃弹性体的自主生产。
民营企业是最具活力的经营主体,山东不断激发民营企业的内生动力,引导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山东支持民营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90多项,占比75%以上,鼓励民营企业牵头建设60%以上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高水平建设科技大市场,以民营企业为主体设立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37家;面对AI大模型、机器人、无人驾驶等领域的爆发式增长,引导企业积极适应技术变革趋势,谋划布局前沿性、引领性项目,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山东在创新生态培育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山东连续四年入选营商环境最好十大省份,整体水平居全国第一方阵。
5年前,“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开到北京,把胡志坤这名清华大学研究生招到了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洋创新是一家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行业场景深度融合的企业,从2006年仅有两间房的小企业,发展到如今拥有1万平方米办公楼的上市公司。最近,智洋创新在滨州搭建的数字孪生平台和无人机智慧巡河系统,解决了当地河道多、岸线长,巡河人力不足、管控难度大等诸多痛点。胡志坤表示:“企业为每位员工制订了清晰的规划,并且在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淄博市‘人才金政’从37条升级到50条,我们所在的创新产业基地,人才公寓、公园、足球场等配套场所一应俱全,让我没了后顾之忧。”在这样的环境下,胡志坤带领技术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在智洋创新不远处,2月24日,淄博纽氏达特机器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年产150万台的精密减速机及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项目正式开工。企业执行董事安利书说:“山东制造业基础雄厚,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兼具,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恰逢其时、大有可为。”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山东集中力量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和空间。山东加强财政、金融、产业、环保等政策统筹,加强涉民营经济政策一致性评估,让惠企政策更精准、更便捷;持续加大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力度,推动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民营资本首次进入山东核电领域;建立省市县三级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直连点机制,开展“金融直达基层解难题”行动,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无还本续贷等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实,完善以信用信息为基础的普惠融资服务体系,2025年通过信易贷平台新增授信5000亿元以上;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出开办运输企业、信用修复、企业注销登记等8个“一件事”。
稳定的政策环境、透明的法治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高效的服务环境、优良的金融环境、暖心的人文环境,让民营企业在山东发展更有信心、更加顺心、更感舒心。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山东连续四年入选营商环境最好十大省份,整体水平居全国第一方阵。
本文全面展示了山东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态势。从经济数据来看,民营经济在山东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贡献了大量税收、就业岗位和进出口额。在产业发展上,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都取得了显著成果,民营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同时,山东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和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山东民营经济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全省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强劲动力。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8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