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全国多地的农业动态,涵盖山东淄博小麦春灌、辽宁春耕备耕、青海门源青稞播种、贵州从江梯田蓄水以及广西百色芒果花期等情况,展示了各地利用科技和新设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
央视网消息:当下,正值小麦春管的黄金时期。在山东淄博桓台县的广袤麦田里,当地创新采用新设备开展“立体式”春灌作业。这种先进的灌溉方式,犹如为麦田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大大提升了小麦管理的效率,为后续小麦的稳产高产筑牢了坚实的基础。
种植户只需轻点手机屏幕,就能随时掌握喷灌机的工作状态。智能化物联网系统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精准采集、深入分析麦田的各类信息数据,根据实际情况随时灵活调整灌溉的水量和时间,实现科学灌溉。此外,在胡治勇的麦田里,除了有“立体式”的大机械,还有如同“毛细血管”般的精准水肥输送带,为小麦生长提供精细的养分供给。
辽宁:春耕备耕有序推进 继续提升粮食单产
随着田野上的冰雪逐渐消融,辽宁各地陆续进入春耕备耕的关键阶段。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省区之一,辽宁今年将持续大力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致力于推进大面积均衡增产。
今年,彰武县计划新建水源井2198眼,这些水源井建成后,可满足29.5万亩农田的灌溉需求。同时,当地还将实施节水滴灌8.3万亩,为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提供坚实的水源保障。而在铁岭市昌图县的玉米高标准农田里,种植户们正忙碌地抛撒有机肥,为即将播种的大田作物精心储备养分。
记者从辽宁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今年辽宁将全力以赴确保实现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330万亩、产量500亿斤的目标。
青海门源:青稞播种正当时 科技助力提质效
春回大地,气温逐渐回暖,又到了一年中春耕的好时节。在青海海北州门源县,农户们正争分夺秒地抢抓时机,积极开展青稞种植工作。
据了解,今年门源县计划种植青稞面积超过21万亩,预计在4月底前完成全部播种任务。
贵州从江:加榜梯田完成蓄水备耕 勾勒春日美景
这两天,贵州从江县加榜梯田顺利完成了蓄水备耕工作。层层叠叠的梯田宛如一面面巨大的镜子,清晰地倒映着天光云影,与起伏的山峦相互映衬,共同勾勒出一幅诗意盎然的春日画卷。
加榜梯田位于贵州黔东南州从江县月亮山腹地。从空中俯瞰,万亩梯田从山巅一直延伸至谷底,依次铺展,蜿蜒的田埂沿着山势盘旋而下,形成了极具韵律的几何线条。这些线条与云雾缭绕的远山、错落有致的苗家吊脚楼相互辉映,共同绘就了“山蕴梯田、田抱木楼、楼居人家”的独特景致。
在百色田东县的一片芒果花海之中,记者眼前一丛丛、一簇簇、沉甸甸的淡黄色花束,正是芒果花。漫步在花海中,浓郁的芒果花芬芳扑鼻而来。芒果的花期通常集中在春季,不过具体时间会因地域、气候、品种的差异而略有不同。在广西百色的芒果产区,芒果扬花授粉大多在2月底到4月上旬,此时气温逐渐回升、雨水也渐渐增多,为扬花授粉创造了理想的条件。芒果花虽然不如其他花卉那般艳丽夺目,但它却以独特的形态诠释着生命的繁盛。
走近仔细观察芒果花,会发现其花序结构呈圆锥形,由数百朵细小的花朵簇拥在一起。每朵花的直径仅有5 – 8毫米,花瓣呈现出淡黄色或淡粉色,基部还略带粉红。花朵分为两性花与雄花,其中两性花兼具雌雄蕊,是坐果的主力军。
在多年的种植经验积累和现代科技的有力助力下,田东县成功将芒果产业发展成为产值超16亿元、覆盖10个乡镇的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从传统农业向三产融合的创新发展之路。芒果花不仅承载着果农对丰收的殷切期盼,也成为了春日里一道别具一格的景观。借助这一优势,当地精心打造了23公里的芒果产业观光带,每年吸引游客超过40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35.68亿元。
在百色,芒果树与当地居民的生活紧密相连,这一片金黄花海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生态名片”。再过三个月,这一片金黄花海将结出累累硕果,让我们共同期待届时相约百色,一同品尝甜美多汁的芒果。
本文通过报道山东、辽宁、青海、贵州、广西等地的农业春耕春管情况,展现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和活力。各地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发展,不仅为粮食增产奠定基础,还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等实现了三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让人们看到了农业发展的美好前景。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8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