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报道了国网淄博供电公司在220千伏辛台Ⅱ线成功应用“无人机 + 机器人”X光检测技术,介绍了传统探伤方式的弊端以及该新技术的优势,还提及公司后续的工作部署。
在3月24日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里,国网淄博供电公司取得了一项令人瞩目的成果。该公司在220千伏辛台Ⅱ线成功运用了“无人机 + 机器人”X光检测技术。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首次在220千伏带电线路完成“无人机 + 机器人”X光探伤的壮举,这一实践行动无疑为输电专业智能化水平迈向新的高度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大家都知道,应用X光对耐张线夹、复合绝缘子芯棒等输电设备进行内部探伤,对于保障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探伤方式却存在诸多问题。以往,探伤工作需要在线路停电的情况下,由工作人员攀登至输电线路的指定位置,手动安装好探伤装置后才能开展X光检测。这种方式不仅效率极其低下,而且工作人员还面临着高空坠落等安全隐患。
而淄博公司勇于创新,率先将无人机技术与X光检测技术相结合。他们克服了高电压、强电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首次在带电环境下开展X光检测。具体的操作过程是这样的:利用大载重无人机将X光检测“机器人”挂设至线路导线,并且通过在X光检测“机器人”上增加驱动轮,实现了其在输电线路上的遥控行进。当“机器人”到达指定作业位置时,地面控制人员只需一键操作即可取图,从而完成探伤检测。整个作业过程无需提报停电计划,也没有人员登塔操作,这大幅提升了供电可靠性和本质安全水平。
展望未来,国网淄博供电公司有着明确的工作方向。该公司将继续高质量落实“创新示范引领年”的部署要求,以解决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秉持着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的理念,以人工智能应用等前沿技术为重要抓手,全力以赴在卓越山东电力建设中“走前列、做表率”。
国网淄博供电公司在220千伏辛台Ⅱ线成功应用“无人机 + 机器人”X光检测技术,该技术解决了传统探伤方式效率低、有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升了供电可靠性和本质安全水平,并且公司后续将以创新为引领,在山东电力建设中积极作为。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8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