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妍的创业征程:消费端硬仗待打响,绽妍:在美妆江湖突围的艰难之路

本文聚焦从院线走出的皮肤学级护肤品牌绽妍,介绍其在2025CiE美妆创新展的亮相情况,深入分析了其在功效护肤时代的发展机会、走出医院走向大众市场面临的竞争困境、多品牌矩阵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探讨了绽妍在美妆市场突围的可能性。

在护肤界,前有敷尔佳占据“医美面膜”高地,后有可复美凭借重组胶原蛋白大放异彩,而同样出身院线的皮肤学级护肤品牌绽妍,也在努力寻找自己的生长空间。

今年2月底,在2025CiE美妆创新展上,绽妍生物旗下的绽妍、德菲林以及绽小妍三大品牌齐齐亮相,一同展示的还有旗下重组贻贝粘蛋白等多款自研原料,吸引了众多目光。

绽妍的创业征程:消费端硬仗待打响,绽妍:在美妆江湖突围的艰难之路

绽妍的创业征程:消费端硬仗待打响,绽妍:在美妆江湖突围的艰难之路

(图 / 绽妍官网、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绽妍不再满足于深藏于院线,而是加快了走向大众市场的步伐。2023年,绽妍更新了品牌定位,喊出“肌肤出问题,绽妍来救急!”的口号,以更直接的方式与消费者对话。然而,在美妆消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作为后入局者的绽妍生物,前有“医美面膜”鼻祖敷尔佳,后有重组胶原蛋白功效护肤代表巨子生物等强劲对手,它的机会究竟在哪里呢?

1、功效护肤时代的机会

绽妍生物成立于2015年,在护肤品行业只能算是个“新兵”。但它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与功效护肤时代的来临密切相关。

根据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中国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的数据,我国约36.1%的女性存在敏感性皮肤问题。除了天生敏感外,后天的护肤习惯、环境因素等也让很多原本健康的皮肤变成了“敏感肌”。此外,玫瑰痤疮、湿疹、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病也困扰着不少人。

事实上,要维持皮肤的稳定,除了药物治疗外,使用“皮肤学级”护肤品进行日常的保湿、抗炎和皮肤屏障修复等养护更为重要。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者对功效护肤的认知不断增强,皮肤学级化妆品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越来越多从医院走出的皮肤学级护肤品牌,凭借专业的背书,在这一消费趋势下成为了功效护肤市场的中坚力量,绽妍就是其中之一。

绽妍的创业征程:消费端硬仗待打响,绽妍:在美妆江湖突围的艰难之路

(图 / 绽妍生物官网)

绽妍品牌创始人张颖霆自1998年起就投身于皮肤科药品的销售生产工作,曾先后就职于重庆华邦制药、亿帆医药等公司,长期与医院和医生打交道。在从业过程中,他与许多皮肤科医生交流后发现,医生在治疗皮肤病时,常常觉得仅靠药品无法完全解决肌肤问题,还需要搭配科学的护理,比如使用功效性护肤品或医疗器械类产品来辅助治疗。

基于此,2015年张颖霆创立了绽妍品牌,定位为专注皮肤屏障修护。他曾对媒体表示:“绽妍初创团队的骨干成员,包括我自己,都从事皮肤科药品研发与销售工作,与皮肤科医生交流频繁。”

凭借创始团队在医药领域的积累,绽妍创立后通过与皮肤科医生、公立医院合作打开了市场。据张颖霆2023年接受C2CC传媒采访时透露,绽妍产品已覆盖近千家公立医院,并且从2022年开始着力建设OTC渠道,已入驻泉源堂、一心堂、漱玉平民等千家药房。

在发展早期,产品进入医院渠道和OTC渠道为绽妍提供了专业背书。不过,要进入医院渠道并获得医生认可,自身的研发实力才是关键。绽妍生物旗下拥有西安德诺海思和成都英普博集两大研发平台,3000多平米的产品研发及配方实验室,还掌握了重组贻贝粘蛋白、酶促和基因工程法合成生物活性多肽等多项核心技术。

在功效护肤时代,医疗背景、医生推荐以及重组贻贝粘蛋白等核心专利成分,足以让绽妍树立起专业形象,吸引一批核心用户。然而,遗憾的是,绽妍入局较晚,与同行头部公司相比,差异化优势并不明显。

2、走出医院,前狼后虎

医院能为品牌提供专业背书,但要做大做强,走向大众消费市场是必经之路。2020年之后,绽妍陆续入驻Ole、万宁、屈臣氏等知名连锁门店,并积极参与电商大促。公开信息显示,在2021年双11期间,绽妍总订单量同比增长300%,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

不仅渠道向C端转移,品牌定位和口号也在加速向消费者靠拢。

此前绽妍的品牌口号是“专注皮肤屏障分阶修护”,2023年底官宣了全新品牌定位“救急肌肤问题”,并推出了新口号“肌肤出问题,绽妍来救急!”,以更通俗、直接的表达来吸引消费者。

和绽妍一样从医院走出的薇诺娜、可复美、敷尔佳,都在积极奔向大众市场,进入超市、卖场,在各大电商平台展开激烈竞争,一旦成功IPO,就能与传统护肤品牌一较高下。但这些品牌要么比绽妍上市更早,要么更具特色和优势,甚至两者兼备。

薇诺娜早在2008年就由滇红药业孵化出来,其核心单品薇诺娜特护霜多年来一直畅销,是很多敏感肌人群的必备护肤品。可复美母公司巨子生物成立于2000年,并在2009年、2011年分别创建了功效护肤品牌可丽金、可复美,巨子生物抓住了重组胶原蛋白的风口,是目前重组胶原蛋白皮肤修护、护理领域的本土最大规模上市公司。敷尔佳虽然和绽妍同于2015年创立,但它在创立之初就开辟了“医美面膜”新赛道,被市场誉为“医美面膜鼻祖”,这种外观像面膜的医用敷料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后来可复美、绽妍也研发出类似产品来抢占市场。

相比之下,绽妍的特色就显得有些“黯淡”了,这也意味着它从医院走向大众市场的道路会更加艰难。目前,绽妍拥有透明质酸系列、胶原蛋白系列、院线系列、痤疮系列等多个产品线,但医用修护面膜贴是其最为知名且销量最大的产品系列。从天猫旗舰店来看,销量前5名的产品中,除一款先试后买的速修精华小样外,其他四款都是面膜类产品,其中蓝绽妍(械字号蓝膜医用敷料)排在第一位,销量达9万+。

绽妍的创业征程:消费端硬仗待打响,绽妍:在美妆江湖突围的艰难之路

(图 / 天猫旗舰店)

北京某医美机构负责人李丽(化名)对「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表示:“绽妍出名的是白绽妍(白绽妍医用敷料,5片),多供医院;蓝绽妍(6片)也是械字号,主供电商渠道,价格低一些,还多一片。好多人都觉得蓝色实惠,但如果从修复效果来看,我宁愿选白色。它比较适合干皮、敏皮、沙漠肌。不过,绽妍对油皮混合肌不友好,容易爆痘。”她还补充道:“前几年是医院带火了绽妍,后来产品没什么主要特点,修复又不是特别突出,一下子就被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占据了市场。”

绽妍的创业征程:消费端硬仗待打响,绽妍:在美妆江湖突围的艰难之路

(图 / 白绽妍、蓝绽妍,天猫旗舰店)

从这两款产品的成分来看,均以透明质酸为主要成分,这是医用敷料中比较传统和常规的成分。对于绽妍的其他产品,李丽评价道:“绽妍的洗面奶比较鸡肋,没什么作用。修复功效的冻干面膜我觉得还可以,有技术含量,冷萃冻干粉纯度高。但是价格卖不上来,我们也不愿意卖,各大平台一对比价格就让人头疼。”

同样是修护类的冻干面膜,对比薇诺娜来看,在3月底非大促期间,原价210元的绽妍冻干面膜(5片)售价低至55元/盒,百亿补贴后只要33.9元,而同期薇诺娜冻干面膜售价则是149元/盒。

绽妍的创业征程:消费端硬仗待打响,绽妍:在美妆江湖突围的艰难之路

( 图 / 薇诺娜、绽妍天猫旗舰店)

在电商平台上很容易找到更低价的产品,医美机构难以卖出高价,自然就不愿意推荐绽妍的产品了。消费者赵娜(化名)之前因为做医美项目,在医生的推荐下用过绽妍的喷雾和面膜。她反馈说:“面膜就用过一次,用后感觉有点黏糊。对比起来,可复美就好一点。”

整体来看,优势和特点不明显,缺乏明显的不可替代性,是绽妍的短板。重组贻贝粘蛋白是绽妍的核心自研成分,数据显示其具有较好的修复功效。根据绽妍生物联合优麦医生发起的《皮肤屏障修护问题临床诊疗现状调研》,在皮肤领域专业人士的认知中,贻贝粘蛋白对皮肤屏障修护的重要性位列TOP5。但即使在专业人士眼中,贻贝粘蛋白也仅排在第五名,市场份额可能更多集中在头部成分上。更重要的是,普通消费者对这一成分的认知还很欠缺,市场教育任重而道远。

3、做大主品牌是关键

自2019年以来,国货美妆在功效护肤领域快速发展已有5个年头,与此同时,美妆行业的增速也在下滑。2021年,国内化妆品零售额4026亿元,同比增长14%,而到了2024年,增速下滑至 -1.1%。

美妆品牌的竞争,也从大单品,到单一品牌,现在已进入多品牌矩阵发展的阶段。

在核心品牌市场认知仍需加强的情况下,绽妍也不得不参与到新阶段的竞争中。目前,绽妍生物旗下已有三大品牌矩阵,除核心品牌绽妍外,还有2018年成立的婴幼儿皮肤问题护理品牌绽小妍、2020年成立的“刷酸”换肤类品牌德菲林。

基于创始团队对皮肤修护问题的敏感性,绽妍早在2018年就针对婴幼儿特应性皮炎(AD)等常见的婴幼儿皮肤问题,创建了绽小妍品牌。

绽妍的创业征程:消费端硬仗待打响,绽妍:在美妆江湖突围的艰难之路

(图 / 绽妍生物官方微博)

绽小妍针对婴幼儿肌肤屏障脆弱等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PAB(成膜保湿、舒缓刺激、屏障保护)”三重防护理念,并以乳酸菌发酵提取物等成分来实现防御干痒、重固屏障等功效。

绽小妍和德菲林的发展逻辑与主品牌绽妍相似,同样植根于医疗渠道,再逐渐向消费端延展。但在主品牌本身市场认知度有限的情况下,很难将关注度延伸到次一级品牌,实现联动发展。

近年来,不少新兴婴童功效护理品牌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薇诺娜推出的薇诺娜宝贝,2023年营收为1.50亿元,同比增长47.5%;韩束母公司上美股份推出的一页newpage,2023年营收为1.53亿元,同比大增498%。这些品牌的快速增长,都得益于主品牌已经建立的牢固市场认知和竞争壁垒。

绽妍生物的第二增长曲线有待突破,其自身的组织效能也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注意到,绽妍生物供应链采购数字化合作伙伴甄云科技官网发布的消息显示,绽妍生物“信息化水平主要依赖于ERP系统和企业微信进行审批流程,而与供应商及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业大多仍在线下进行,业务操作多依赖手工,效率低下且易出错,影响整体业务运作。”此外,甄云科技还认为,绽妍生物缺乏一个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各个基地的采购员使用不同的ERP系统,与集团统一的管理体系脱节,这不仅限制了信息的共享与整合,也阻碍了公司进一步的数字化发展。

作为合作伙伴,甄云科技的判断虽有一定局限性,但也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加强数字化运营能力,将是绽妍生物接下来需要补足的短板。

尽管面临诸多压力,绽妍的想象空间仍在细分领域。据消费日报近日报道,绽妍生物凭借在重组贻贝粘蛋白领域的成绩,获得了沙利文“中国重组贻贝粘蛋白护肤品领导者(按2024年销售额计)”认证。

绽妍的创业征程:消费端硬仗待打响,绽妍:在美妆江湖突围的艰难之路

(图 / 绽妍生物官方微博)

如何提升这一核心专研成分的市场认知,并借此做大主品牌绽妍,从而反哺次一级品牌,依然是绽妍生物需要突破的难题。

总体而言,在创业的道路上,绽妍用十年时间完成了在医疗端及产品研发的积累,转向消费端的决心也十分坚定。但面对更为广阔、复杂的消费者市场,绽妍注定要经历一场艰难的硬仗。

本文详细分析了皮肤学级护肤品牌绽妍的发展现状。绽妍在功效护肤时代有一定机会,凭借医疗背景、研发实力和核心专利成分吸引了部分用户。然而,在走向大众市场时,它面临着众多强劲对手,产品特色不明显、市场认知度有限等问题。同时,绽妍的多品牌矩阵发展也面临挑战,组织效能有待提升。尽管绽妍在重组贻贝粘蛋白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提升核心成分的市场认知、做大主品牌仍是其亟待解决的难题。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8875.html

(0)
行云乐易行云乐易
上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