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建设提速,“老房子”改造不可忽视,新规助力“好房子”,兼顾“老房子”改造促市场稳定

本文围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展开,介绍了规范对新建住宅的规定以及“好房子”建设的提速,同时着重指出提升居住环境需兼顾新老问题,尤其是“老房子”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改造的重要意义。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了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该《规范》将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范》明确要求,住宅项目建设应当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严格遵循“经济合理、安全耐久,以人为本、健康舒适,因地制宜、绿色低碳,科技赋能、智慧便利”的原则。

在《规范》中,对新建住宅作出了一系列细致的规定。例如,建筑层高不得低于3米,4层及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着重提高了墙体和楼板的隔声性能,让居民能拥有更安静的居住空间;加大了户门、卫生间门的通行净宽要求,提升居住的便利性;提高了阳台等临空处的栏杆高度,增强居住的安全性;还要求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到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内,满足居民的通信需求。

总的来说,《规范》的出台旨在有力地促进建设更多符合高品质标准的“好房子”。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多次强调“好房子”的建设导向,而在今年,“好房子”更是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好房子”建设的提速,有助于推动住宅产品不断迭代升级,以优质的住房供给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各级政府也都在积极推动“好房子”规范的落地实施。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提升居住环境不能只关注新问题,而忽视老问题,应该将新老问题一并解决。

其一,从居住人口规模来看,目前仍然有大量居民居住在“老房子”里。在许多城市,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数量众多,居住着数以百万计的居民。这些居民同样对良好的居住环境有着迫切的需求。如果只聚焦于新“好房子”的建设,而忽视“老房子”居住者的需求,将会导致这大规模人群的居住体验无法得到提升,不利于整体居住环境改善目标的实现。

其二,“老房子”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居住品质。一方面,基础设施老化严重。部分老旧小区的供水管道锈蚀严重,时常出现漏水、水压不足等情况,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供电线路老化,难以满足现代家庭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还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公共设施匮乏。老旧小区普遍缺少足够的停车位,导致小区内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十分普遍;没有完善的垃圾分类设施,使得小区环境脏乱差。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老房子”的居住环境与新建“好房子”的差距将会不断拉大,也会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其三,兼顾“老房子”改造对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老房子”若能通过改造实现保值增值,就可以减少因房产贬值给业主带来的经济压力,避免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的情况。同时,“老房子”改造过程中会产生建材采购、施工服务等需求,能够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新建“好房子”共同为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记者会上表示,要把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全部纳入城市更新的改造范围,因地制宜地实施改造,同时鼓励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旧住宅。

可以预见,随着相关工作的不断细化和推进,“老房子”也会逐步升级为“好房子”。

本文介绍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项目规范》对新建住宅的规定及“好房子”建设导向,指出提升居住环境应兼顾新老问题。“老房子”居住人口多、存在诸多问题,改造“老房子”不仅能提升居民居住体验,还对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随着相关工作推进,“老房子”有望升级为“好房子”。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0771.html

(0)
小耀小耀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