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高翔谈新能源汽车:市场驱动成下一阶段关键,宝马新世代车型亮点多,携手伙伴共创新

本文聚焦于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的发言,深入探讨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宝马的发展成果、电动化战略、创新亮点以及合作情况,并阐述了其对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的建议。

在当下的新能源汽车领域,行业发展态势备受关注。记者于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现场了解到,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对行业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全面阐述了宝马的发展情况,同时就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建议。

过去十年间,中国凭借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推动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扩张。而随着行业逐步走向成熟,高翔认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应更加侧重于市场驱动,并且为各类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平等、公平的支持至关重要。

当前,世界局势复杂多变,面临着地缘政治局势紧张、贸易冲突不断以及需求疲软等诸多严峻挑战。不过,尽管2024年市场环境复杂,宝马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成绩依然亮眼。据高翔介绍,宝马集团在全球共售出超过245万辆乘用车以及超过21万辆摩托车。在中国这一重要的单一市场,宝马向客户交付了约71.5万辆BMW和MINI汽车,其中纯电汽车数量超过10万辆。截至目前,宝马在中国市场累计交付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已超过40万辆。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绩斐然,产量接近1300万辆,在汽车总产量中的占比达到40.9%,已连续十年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进入2025年,新能源汽车正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面对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宝马仍然在加快电动化的步伐。高翔表示,2026年,宝马位于沈阳的iFACTORY数字智慧工厂将启动新世代车型的本地化生产。今年3月14日,第一辆中国制造的新世代测试车顺利下线,随即进入全面测试阶段。从当下至2027年,宝马计划向市场投放超过40款全新或改款车型。

新世代车型在创新方面表现突出。据高翔介绍,其采用了全景视觉覆盖整个挡风玻璃的全角屏显示技术,开创了以驾驶员为中心的全新技术时代;开发了全新数字神经系统,为软件定义汽车带来革命性变革;并且宝马成为全球首家在同一车型中同时配备L2级辅助驾驶和L3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的汽车制造商。

宝马在中国取得的增长与创新成果,离不开众多合作伙伴的支持与协作。以第六代大圆柱电池的研发为例,宝马从早期研发阶段到最终实现生产,与超过300家合作伙伴开展合作,其中包括研究机构、大学、初创企业以及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行业知名企业。

近期,宝马在合作方面动作不断。宝马与华为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的车载数字生态系统;同时,与阿里巴巴就大语言模型的应用以及智能语言交互展开合作,旨在为中国消费者打造更加智能、强大且富有情感交互的出行体验,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高翔强调,合作能够激发创新,而创新则为高质量增长铺平道路,这对于宝马和中国而言同样适用。

为了实现汽车行业高质量的增长,高翔也提出了相关建议。他表示,应积极响应中国的“人工智能 +”计划,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在出行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在推进过程中,务必注重平衡创新与责任的关系,始终将安全作为不可逾越的底线。

在国际政策和标准的协调方面,高翔认为中国、欧盟、德国在自动驾驶、脱碳和数字化等领域存在诸多共同之处。宝马期待中国能够在参与国际政策和标准协调进程中持续发挥积极作用,宝马也随时准备在必要时提供全力协助。

针对当前行业内存在的“内卷式”竞争现象,高翔表示,随着行业的逐步成熟,下一阶段的发展应更加侧重于市场驱动。为各类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平等、公平的支持至关重要。通过平衡、技术中立和开放的技术路线,涵盖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车以及高效内燃机等,确保行业实现长期繁荣发展,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创新和持续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增长的核心动力,这不仅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宝马一直以来秉持的发展理念。

高翔最后表示:“通过创新和继续发展,推动未来的高质量增长,这是中国和宝马对未来的共同愿景,让我们一起为中国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更美好的明天。”

本文围绕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高翔的观点和发言,介绍了宝马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销售成果、电动化战略和创新举措,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其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宝马将持续推动创新和发展,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价值。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8943.html

(0)
东京迎荷东京迎荷
上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