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亮点纷呈,科技引领未来 探秘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服务百姓生活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新闻发布会的相关情况,阐述了今年论坛年会期间发布的重大成果所具有的前沿引领、开源开放、产业融合三个突出特点,还提及了贴近百姓生活的服务民生科技成果。

在3月31日举行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重大处处长张东玲介绍,今年论坛年会期间发布的重大成果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

首先是突出前沿引领。张东玲表示,在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布了10项重大科技成果,并且首次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在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上,又发布了19项重大成果,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我国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首次发布了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涵盖了AI工业制造、AI生活服务、AI医药健康、AI个性化学习等9个应用场景。这生动地展现了北京致力于打造AI高地,推动AI赋能各行各业的积极实践,宛如引领世界科技前沿的“风向标”。此外,本次成果发布中的8K超高清视频,也是由人工智能全流程参与制作完成的。

其次是突出开源开放。本届论坛首次展示了北京的重大开源成果,通过“天工”“长安链”“RISC – V处理器核”“理想开源整车操作系统”等重点开源成果,全面呈现了北京引领开源潮流、打造开放创新生态的最新成就。智谱还与10余个国家共同成立了“自主大模型创新发展国际联盟”,依托大模型技术搭建创新交流合作平台,为友好国家打造安全、可控、自主的国家级大模型。北京始终以开源开放为特色,致力于打造全球开源开放之都。

再者是突出产业融合。在本次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上,集中签约了二维半导体晶圆制造与集成创新中心、量子变电站建设等一批前沿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项目,并且成立了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这体现了北京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与央企、金融机构等的合作,是共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探索。

那么,本次论坛发布的重大成果中,有哪些是贴近人民群众、服务百姓生活的呢?张东玲介绍,本次论坛发布的重大科技成果中有很多服务民生的成果,体现了科技向善的价值,有力地支撑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例如,“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只需将微小的治疗仪器植入患者大脑皮层,就能帮助行动不便的患者实现自主活动,或者帮助语言障碍患者重新开口说话。智谱手机AI智能体就像一个贴心的智能助手,人们无需自己执行繁琐的手机操作流程,只需下达一个指令,它就可以自动访问手机的不同App进行自主操作,帮助大家一键满足各种生活需求。

本文介绍了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的相关情况,包括成果具有前沿引领、开源开放、产业融合三个突出特点,还提及了服务民生的科技成果,展示了科技发展对社会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9347.html

(0)
小耀小耀
上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