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佛山过大年》短视频征集活动的相关情况,包括活动的举办时间、征集成果、评审情况、优秀作品展示以及创作者和相关领导的分享等,体现了该活动在佛山文化传播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3月31日下午这个阳光正好的时刻,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顺利举行。这便是《我在佛山过大年》短视频征集活动优秀创作者座谈会,十余位在此次活动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作品内容创作者欢聚一堂。他们脸上洋溢着兴奋与喜悦,围坐在一起,热烈地畅谈着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同时还纷纷为佛山文化传播能够更好地“出圈”建言献策。至此,《我在佛山过大年》短视频征集活动正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次活动历时两个月之久,其中春节前后的40天被设定为视频征集时间。从数据方面来看,活动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主办方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活动中来,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发动。他们借助佛山网络创作者联盟、佛山企业新媒体联盟、南都拍客团队、佛山本土高校影视学院、各大平台的佛山本土大V、人文博主以及佛山各区镇宣教文体部门等众多渠道进行多方征集。最终,在抖音、视频号、快手、小红书等各大网络平台上,共征集到“我在佛山过大年”主题短视频超过1300条。截至2月28日,活动征集短视频的总流量超过3000万。南方都市报更是通过头版报道、APP专题、N视频直播等全媒体矩阵进行全程跟踪,南都APP“我在佛山过大年”专题报道累计发稿40篇,吸引了超19万人关注。
严筛优中选优,万元大奖花落“烟火瞬间”
活动的评审团队由南方都市报资深内容团队与佛山文化领域专家共同组成。他们秉持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综合播放数据(占比65%)与专业评审意见(占比35%),从内容创新性、文化表达深度、传播效果等多个维度进行严格筛选。最终,共有20个投稿视频成功登上优秀榜单,并依据排名先后分别获得1万元、5000元、2000元、500元的稿费激励。
在入选的作品中,有不少都十分吸睛。例如《佛山人骨子里有一种文化自信(南海大妈醒狮鼓)》,该短视频捕捉到街边一位大姐敲击鼓点的精彩瞬间。画面中,大姐目光炯炯有神,动作大开大合,那种真实接地气、富有感染力的画面,获得了众多网友的点赞。还有由@布式人文日记创作的《正月行通济边行边讲古》,创作者实景讲解佛山民俗顶流行通济的起源以及习俗讲究,深度挖掘背后的民俗历史由来,赢得了观众的文化认同感。另外,@达达有班小粤饼创作的粤语歌曲《祝福你》也成功入选。这些优秀作品涵盖了非遗技艺、古村年味、新春市集等多元主题,全方位、立体地呈现了佛山春节的独特魅力。
座谈会上,优秀内容创作者们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内容创作者李先生感慨地说道:“我是新佛山人,来佛山已经25年了,在这里,我对佛山本土文化的热爱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家乡。其他优秀创作者对我的影响很大,我也会持续记录佛山的美好,让更多人认识佛山、了解佛山。”
在座谈现场,获奖创作者代表们纷纷分享了创作背后的思考和故事,大家集思广益,共同为佛山文化传播出谋划策,希望能够让佛山文化传播得更广。
佛山市委网信办副主任黎祥英满怀感激地表示:“这些作品生动、有感染力,感谢各位内容创作者在春节期间为佛山文化传播造势,希望大家继续关注佛山,讲好佛山故事!”
博主唐先生也分享道:“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音乐老师,十分热爱粤语文化,慢慢开始带着孩子们唱粤语歌拍短视频。其实合唱只是一种形式,更深远的意义是我们在传承着文化。”
南方都市报编委委员谢江涛高度评价此次活动:“是你们用独特的视角、细腻的叙事,让佛山的年俗‘活’了起来,让岭南的温情‘动’了起来!此次活动不仅是短视频创作的成果展示,更是一次城市文化传播的破圈尝试,南方都市报将持续以‘新闻 + 服务’的创新模式,助力佛山擦亮‘岭南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
《我在佛山过大年》短视频征集活动通过广泛征集、严格评审,涌现出众多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佛山春节文化。创作者们积极分享创作心得,各方领导对活动给予肯定,此次活动为佛山文化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未来南方都市报也将继续助力佛山文化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9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