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飞行汽车领域的最新动态,重点介绍了小鹏汇天获得12.6亿元银团贷款用于飞行汽车智造基地建设的情况,同时提及了小鹏汽车高层对飞行汽车市场的展望,还介绍了国内外飞行汽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在飞行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一则重磅消息传来——高达12.6亿元的全球飞行汽车生产领域最大银团贷款正式落地。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4月1日,记者从小鹏汇天方面了解到,小鹏汇天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成功签约。这五家银行携手合作,联合向小鹏汇天提供了12.6亿元的银团贷款。这笔巨额资金将被用于支持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智造基地的建设。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在本次银团贷款中担任联合牵头行。
据相关介绍,这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一笔用于飞行汽车生产的银团贷款。银团贷款所提供的大额且稳定的资金供应,以及具有竞争力的资金成本,无疑将助力小鹏汇天实现更加稳健、快速的发展。
时间回溯到2024年10月27日,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智造基地正式动工。这是全球首个利用现代化流水线进行大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其规划年产能达到1万台。公开资料显示,该基地的规划布局十分合理,涵盖了复材、连接、涂装、总装四大生产车间以及附属设施。飞行体的核心零部件都将在智造基地内进行自产,并且采用全流程、全周期、可追溯的生产管理模式。从零部件供应链端到整车最终交付端,工厂都建立了精准的生产制造追溯系统,就如同给每一个零件都赋予了自己的“身份证”,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和可追溯性。
小鹏汇天创始人赵德力介绍道:“预计今年三季度该基地将竣工,2026年实现量产交付。”目前,量产工厂的建设进展十分顺利。此次银团贷款的成功落地,无疑将为小鹏汇天顺利实现量产注入强大的助力,有助于其打造高质量的全球飞行汽车标杆智造基地。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据《每日经济新闻》3月29日的报道,小鹏汽车董事长、CEO在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分享了小鹏汽车在飞行汽车领域的深入思考。他表示:“在未来10 – 20年的时间里,全球飞行汽车的销售量将达到今天汽车规模的3% – 5%。但从销售收入方面来看,飞行汽车有望达到汽车20%的商业规模。全球汽车市场的规模差不多有10万亿美金,那么飞行汽车可能会拥有2万亿美金的市场。”
何小鹏还透露,公司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制造基地的建设,该基地一年制造飞机的产能为1万台。他还明确表示:“我们也期望在2026年能够实现量产,并且顺利完成交付的过程。”
3月23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北京盛大开幕。本届论坛年会为期两天,主题为“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
在论坛活动现场,小鹏汽车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何小鹏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飞行汽车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落地并实现商业化。他充满信心地说:“预计在5年内,飞行汽车能够成为大家日常的通勤工具,这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
3月18日晚间,小鹏汽车公布了2024年的财务数据。财报显示,2024年小鹏汽车总营收为408.7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同比增长33.2%;净亏损额也同比大幅收窄,这显示出小鹏汽车良好的发展态势。
据中国证券报消息,随着低空经济支持政策的持续出台,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突破,我国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正在加速拓展,商业化进程也在快速推进。赛迪顾问预测,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在2025年跨越8500亿元大关,到2026年有望达到万亿元级别。
另据海客新闻官方微博2月22日发布的消息,《纽约邮报》2月21日报道称,美国汽车公司Alef Aeronautics近日发布了一段视频,展示了旗下飞行汽车成功试飞的画面。
这辆黑色的纯电动汽车,没有外露的螺旋桨,具备垂直起降的能力,并且能够在普通道路上正常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的SpaceX也是这家公司的投资人。这款飞行汽车只能容纳2人乘坐,售价为3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7万元),目前已经获得了3300份预订单。
图片来源:海客新闻微博
早在2022年,Alef就推出了其飞行汽车的原型——“Model A”,这一消息在互联网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该公司声称,这款100%电动飞行汽车的最大行驶里程为220英里(约354.06公里),飞行范围为110英里(约177.03公里)。
实际上,自20世纪飞机问世以来,人们就开始积极探索设计一种既可以在地面行驶又能够在空中飞行的陆空两栖交通工具。1917年,被称为“飞行汽车之父”的格伦·寇蒂斯尝试研制人类的第一辆飞行汽车。不过,当时的飞行汽车主要以滑跑起降飞行为主,使用场景受到很大限制,大多只是飞行梦想家们在小范围内的实践,这也构成了狭义的飞行汽车概念的雏形。
随着新世纪电动智能时代的来临,飞行汽车开始迎来蓬勃发展的时期。2016年,美国优步公司发布了《城市空中交通白皮书》,提出eVTOL将成为“空中出租车”的主要形式,这一理念掀起了全球研发eVTOL的热潮。来自中国的亿航184型eVTOL以“飞行汽车”为标题登上了美国行业权威杂志《大众机械》的封面,从那以后,飞行汽车大多是指这种eVTOL。
2024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中国首份飞行汽车研究报告《飞行汽车发展白皮书1.0》。该报告认为,21世纪电动智能汽车的发展为电动智能航空发展奠定了较好的产业基础。eVTOL作为广义上的飞行汽车,通过飞机与汽车的电动智能技术和产业链的融合,有望像地面汽车一样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至此,广义的飞行汽车概念正式成为行业共识。
展望未来,飞行汽车正朝着我们“飞”来。根据《飞行汽车发展白皮书1.0》,其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从2025年起,飞行汽车将迈入商业化启航的1.0阶段,载物eVTOL开始商业化应用,载人eVTOL则在特定场景下开始示范应用;预计到2035年左右,将迎来智能化加速的2.0阶段,智能eVTOL飞行汽车规模化应用加速,成为低空交通出行的主要运载工具;预计到2050年左右,将进入立体化普及的3.0阶段,陆空两栖飞行汽车将实现大众化应用,低空交通与地面交通深度融合,构建起三维立体智慧交通体系。
本文围绕飞行汽车展开,重点讲述了小鹏汇天获得12.6亿元银团贷款用于飞行汽车智造基地建设,有望在2026年实现量产交付。同时介绍了小鹏汽车高层对飞行汽车市场的展望,以及国内外飞行汽车的发展现状。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飞行汽车产业前景广阔,未来将经历商业化启航、智能化加速和立体化普及三个发展阶段。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9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