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引领产业变革,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渐行渐近,广东政策加持,人形机器人产业“百花齐放”

广东省举行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措施的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产业推动举措,同时还提及华西证券和上海证券对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发展的看法,包括技术突破、市场前景及商业化趋势等内容。

4月1日上午10时,广东省新闻办举办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新闻发布会,会议的主题围绕着《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展开。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曾进泽在发布会上透露了一系列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首先是推动产业链整合。曾进泽强调,要强化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全产业链布局为核心。围绕这一核心,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目前,正积极筹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通过这一联盟的建立,能够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让产业的创新活力得到更充分的释放。

其次,要打造面向多场景的智能机器人训练场。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机构、龙头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构建机器人产业检测认证体系,确保产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并且,积极推动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市建设智能机器人产业园,目标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让广东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对于国内的人形机器人领域,华西证券持有乐观的看法。华西证券指出,中国凭借领先的专利布局和活跃的企业创新,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不断实现技术突破。从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到智能平台的搭建,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为产业的崛起筑牢了坚实的根基。国内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产品的应用场景也在持续拓展。各类展会活动成为了技术展示与交流的关键平台,它们加速了产业的商业化进程,推动人形机器人深度融入经济与生活之中。

上海证券也对人形机器人产业表达了积极的观点。近期,国内外产业端迎来了密集的催化因素,产业发展浪潮涌起,入局者明显增多。国内的华为、字节跳动、比亚迪、小米、广汽、蚂蚁等车企和科技厂商纷纷加大在具身智能方面的投入;海外的特斯拉、1X、FigureAI等企业则加速了商业化量产的步伐。同时,DeepSeek人工智能公司的涌现推动了通用机器人大模型的发展,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已经进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阶段,进入工业场景已经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指日可待。

本文介绍了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举措,包括产业链整合、打造训练场和建设产业园等。同时阐述了华西证券和上海证券对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看法,指出中国在该领域技术不断突破、市场前景广阔,产业链进入活跃发展阶段,商业化落地可期。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0212.html

(0)
半荷mio半荷mio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