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展开,采访了华润啤酒副总裁、金沙酒业董事长范世凯,他对糖酒会创新模式、酒业前景、国际化战略、消费升级影响以及行业调整期企业应对策略等方面发表了看法。
糖酒会创新模式引关注,展城互动构建消费新场景
在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上,创新模式备受瞩目。华润啤酒副总裁、金沙酒业董事长范世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届糖酒会通过举办“春糖季”“潮饮生活季”“潮玩啤酒广场”等一系列别开生面的创新活动,成功地将传统展会进行了拓展。它不再局限于展会场馆的一方天地,而是将消费体验延伸至成都全域,打造出了沉浸式的消费体验,真正实现了“展城互动、展城一体”。
范世凯认为,这种创新模式具有重大意义。它打破了传统展会在空间上的限制,让品牌有更多的机会与消费者、渠道商进行深入且广泛的接触。这不仅是酒业文化的立体传播,更是消费场景的全面升级。消费者不再是单纯地在展会上参观商品,而是能够在整个城市的各个角落,全方位地感受酒业文化和产品魅力。
酒业前景谨慎乐观,结构性机遇凸显
在谈到酒业的行业趋势时,范世凯用“谨慎乐观”四个字概括了他的看法。他深入分析指出,虽然酒业目前面临着总量缩量的挑战,但仍然存在三大结构性机遇。
首先,白酒作为具有精神消费属性的产品,其刚需地位并未改变。在人们的社交、文化等活动中,白酒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酱酒在白酒市场中的占比持续提升,这反映了消费者对酱酒的喜爱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最后,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力,消费回暖的趋势将逐步传导至酒业,为酒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范世凯特别强调,行业调整期已经进入底部企稳阶段。未来,酒业将通过经营模式的创新实现“稳步提升”,告别过去那种“大起大落”的周期波动,走向更加稳定、健康的发展道路。
国际化战略成必答题,品质与文化双轮驱动出海
对于酒业的“走出去”战略,范世凯有着明确的观点。他认为全球化是酒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消费品的全球化不可阻挡,品牌要做大做强必须出海”。
为了实现国际化,他提出要坚持“品质为本、文化为魂”的理念。一方面,要坚守传统工艺标准,确保中国白酒独特的风味得以保留,让世界品尝到地道的中国白酒味道。另一方面,要将白酒与中国餐饮文化、礼仪文化进行深度融合,通过场景化体验向世界传递品牌价值。“我们不做简单的产品输出,而是要让世界理解白酒背后的中国文化。”范世凯坚定地表示。
消费升级驱动行业变革,品质与品牌成核心竞争力
范世凯认为,消费升级正在从两个方面重塑酒业格局。
一方面,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在持续提升,“好酒”已经成为消费者的刚性需求。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普通的白酒产品,而是更加追求高品质、口感好的白酒。另一方面,品牌价值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除了产品本身的品质,颜值、文化主张、情绪价值等要素也成为了新的竞争点。一个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的品牌,更容易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
他透露,华润酒业将通过技术创新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品质。同时,以“年轻化、时尚化”为方向重构品牌叙事,既要满足老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也要吸引新群体的情感认同,让品牌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中保持竞争力。
“调整期是苦练内功的时机”
最后,范世凯表示,当前行业调整期正是企业“修炼内功”的关键时期。华润酒业将继续深化“产城融合”模式,积极布局智慧工厂与文化体验中心,提升生产效率和品牌文化影响力。同时,探索数字化营销新路径,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我们对酒业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中国白酒必将在全球市场书写新的篇章。”范世凯对酒业的未来充满期待。
本文通过采访华润啤酒副总裁、金沙酒业董事长范世凯,探讨了第112届糖酒会创新模式、酒业前景、国际化战略、消费升级影响以及行业调整期企业应对策略等内容。范世凯认为糖酒会创新模式拓展了消费体验,酒业虽面临挑战但有结构性机遇,国际化需品质与文化双轮驱动,消费升级促使企业提升品质与品牌竞争力,行业调整期企业应苦练内功,他对酒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0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