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石油2024年的财务表现、业务发展情况,包括净利润创新高、各业务板块的表现差异,还对比了国内“三桶油”的不同业绩,最后提及了中国石油在低碳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努力及未来计划。
在全球油价下跌和成品油销售疲软的情况下,中国石油(PetroChina)2024年仍取得了惊人的业绩。该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实现净利润1647亿元人民币(约合228亿美元),同比增长2%,创下历史新高。
虽然公司全年营收下降了2.5%,降至2.94万亿元人民币,但强劲的上游业务表现以及天然气销售的激增有力地提升了盈利能力。这已经是这家中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和供应商连续第三年实现创纪录的盈利。
中国石油董事会提议每股派发末期股息0.25元人民币,使得2024年的总股息达到每股0.47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派息率为52.2%。
天然气助力利润增长
天然气销售成为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其营业利润大幅跃升25.5%,达到540亿元人民币。中国石油表示,公司充分利用国际天然气价格走低的契机,降低了采购成本,并积极拓展向终端用户的直销业务。
与此同时,公司核心的油气及新能源业务板块,占总营收超过30%,利润增长了7.1%,达到1597亿元人民币。
油气总产量增长了2.2%,达到18亿桶油当量。其中,原油产量微增0.5%,达到9.42亿桶;可销售天然气产量增长了4.1%,达到1450亿立方米。
到年末,按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标准,中国石油的天然气储量替代率达到1.04,石油储量替代率达到0.96,为近五年来的最佳水平。公司还在中国的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以及海外的印度尼西亚和乍得等地有重大新发现。
中国“三桶油”业绩分化
在净利润方面,中国石油超越了国内的另外两大同行——中石化(Sinopec)和中海油(CNOOC)。
中石化报告称,由于炼油和营销利润率疲软,净利润下降了16.8%,至503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更侧重于上游油气生产的中海油净利润增长了11.4%,达到1379亿元人民币。
这种业绩差异凸显了三家公司的结构差异:中国石油和中海油从上游业务中受益更多,而中石化则更容易受到下游利润率波动的影响。
炼油和化工业务表现不一
中国石油的炼油和新材料部门营业利润下降了42.1%,至214亿元人民币,主要原因是炼油利润率收紧和产量下降。不过,其化工业务表现突出,利润飙升四倍多,达到32亿元人民币。这得益于产品产量增长13.6%以及新材料产量激增49%。
炼油和新材料板块的资本支出持续增加,该板块在总资本支出中的占比从2023年的6%上升至2024年的超过12%。
着眼绿色和数字化增长
中国石油董事长戴厚良表示,公司正在加速通过低碳和数字化转型构建“第二条增长曲线”。
2024年,公司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翻了一番,达到47.2亿千瓦时,新增装机容量4.95吉瓦,并扩大了地热供暖覆盖范围。戴厚良重申了公司到2050年实现油气和新能源市场份额均等的愿景。
数字化也是公司的战略重点。戴厚良称,中国石油正在传统和新兴业务领域加大人工智能集成的投资。
展望未来,中国石油计划在2025年生产9.36亿桶原油和5.34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预计总资本支出将下降5%,至2622亿元人民币。
中国石油2024年在全球油价下跌和成品油销售疲软的不利环境下,依然取得创纪录净利润,各业务板块表现有差异,与国内同行业绩分化,同时积极推进低碳和数字化转型并制定了未来生产和投资计划。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0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