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安徽省淮北市总工会在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方面的工作成果与创新举措。详细介绍了其以党工共建为抓手,通过建强队伍、畅通入会渠道等方法,实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高入会率,并从建会方式、入会途径、服务举措等多方面展开阐述。
“我在工作微信群里收到行业工会二维码,扫一扫,上传个人信息,很快就通过审核,加入工会。”近日,正在安徽省淮北市保养卡车的王庆喜师傅,回想起当初加入工会时的情景,脸上洋溢着喜悦。
自2023年起,淮北市总工会以党工共建为重要突破口,积极应对平台企业分散、建会入会工作点多面广等难题。通过建强工作队伍、拓宽入会渠道等一系列有力举措,实现了网约车司机、互联网营销师等新就业形态群体建会入会的全面覆盖。目前,已有300余家新业态企业建立了工会组织,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达4.5万名,入会率超过了90%。
“流动不流失、入会有保障”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具有工作时间自由、工作地点不固定、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这给工会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难度。那么,如何让工会组织高效运转起来呢?
淮北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刘妍梅介绍:“我们精准找到切入点,以党工共建为抓手,建立了跨部门协同机制。联合交通、邮政等部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量身定制建会入会方案。”采用“龙头企业示范建、重点行业联合建、镇街园区兜底建”的立体化建会方式,指导滴滴、美团、UU跑腿等头部平台企业率先建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建会,进而促进新业态行业建立工会联合会。
同时,淮北市总工会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将工会干部本领锤炼工程摆在首位。为新业态工会组织配备专职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并出台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主席、兼职工会干部履职补贴发放办法,给予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让新业态工会干部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劳有所得。
此外,还引导新业态零散就业人员在镇街工会、开发区工会、物流园区工会等就近入会,并建立健全会员组织关系动态转接机制,确保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即便处于流动状态,也不会脱离工会组织,入会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双轮驱动,畅通回“家”路
淮北市总工会采用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方式,积极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在线下,推出“两个同步、一站办理”的创新举措。企业在办理经营许可和年审手续时,同步进行建会;职工信息实行“批量入会”。劳动者在办理从业资格证和年审手续时,同步办理入会。在线上,在“皖事通”APP、“淮北工会”官微、“快货郎”钉钉平台等入会端口,开设“码上入会”通道,方便劳动者随时随地线上申请入会。
2024年以来,在运管服务中心、汽运驾校、家政协会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的行业,淮北市总工会指导新业态工会工作人员吸纳了1000余名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家政服务员入会,并为他们点亮职业标识,推出专享服务。
此外,还举办“职工之家”APP培训会、集中入会仪式等活动,推广“一会一码”,实现入会服务“掌上办理”,大大简化了入会手续,让更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能够便捷地加入工会大家庭。
做好服务,增强组织凝聚力
如何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优质服务,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呢?淮北市总工会以技能竞赛为重要抓手,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
“我从事网约配送工作5年了,业内高手如云,真没想到自己能站在全省比赛第一名的领奖台上,为咱淮北的骑手争光。”选手代冬祺谈起参加2024年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网约配送员安徽省选拔赛决赛时,仍难掩激动之情。
为扩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劳动和技能竞赛的影响力,淮北市总工会将竞赛由“一家独角戏”转变为“多家大合唱”。联合人社、商务等多部门举办家政服务员、快递员、网约车驾驶员、互联网营销师等10余个工种的劳动竞赛,吸引了5000余名职工参与岗位练兵活动,推动新业态行业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增强了从业者的职业自豪感。
淮北市总工会副主席张友明表示,市总将不断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一站式”维权服务,建好外出人员服务站等服务阵地,让劳动者切实感受到“娘家人”的贴心服务就在身边。
本文详细介绍了淮北市总工会在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通过党工共建、立体化建会、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等创新方式,有效破解了建会入会难题,实现了高入会率。同时,通过技能竞赛和强化维权服务等举措,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支持,推动了新业态行业的健康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1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