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甓斋藏·然犀室印迹入藏,为来楚生篆刻研究添新证,童衍方捐赠印谱,助力上海图书馆守护中华文脉

本文围绕《宝甓斋藏·然犀室印迹》原拓印谱捐赠仪式在上海图书馆举行这一事件展开,介绍了印谱的相关信息、捐赠者情况以及上海图书馆馆长对此次捐赠的看法和印谱的价值意义。

宝甓斋藏·然犀室印迹入藏,为来楚生篆刻研究添新证,童衍方捐赠印谱,助力上海图书馆守护中华文脉

宝甓斋藏·然犀室印迹入藏,为来楚生篆刻研究添新证,童衍方捐赠印谱,助力上海图书馆守护中华文脉

近日,一场意义非凡的捐赠仪式在上海图书馆盛大举行。著名书画篆刻家、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先生怀着对文化传承的深厚热忱,向上海图书馆捐赠了《宝甓斋藏·然犀室印迹》原拓印谱的“日”字号本。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代表馆方庄重地接受了这份珍贵的礼物。

宝甓斋藏·然犀室印迹入藏,为来楚生篆刻研究添新证,童衍方捐赠印谱,助力上海图书馆守护中华文脉

《宝甓斋藏·然犀室印迹》原拓印谱

《宝甓斋藏·然犀室印迹》宛如一部篆刻艺术的璀璨史诗,它是近现代著名篆刻艺术家来楚生先生印谱原拓的精华集萃。这部印谱由其得意弟子童衍方先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众多作品中精心挑选、反复斟酌而成。“然犀室”正是来楚生先生钟爱的书斋之名。
在这部印谱中,共收录了80方精彩绝伦的篆刻作品,每一方都堪称来楚生先生的心血力作。其中,既有散发着古朴典雅气息、蕴含着深邃文化内涵的文字印,它们的每一笔划都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又有生动传神、栩栩如生的肖形印,将世间万物的形态巧妙地融入方寸之间。这些作品无一不展现出了来楚生先生极高的艺术水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值得一提的是,这80方篆印上都清晰地标注着年代,时间跨度长达40余年。从早期的青涩探索到后期的炉火纯青,它们完整地贯穿了来楚生先生一生的创作轨迹,是研究来楚生先生艺术生涯和创作风格演变的珍贵资料。在这80方印中,有6方是来楚生先生专门为童衍方所刻并慷慨相赠的,这不仅体现了师徒之间深厚的情谊,更是艺术传承的生动见证。而其余的大多来自童衍方先生几十年如一日的收藏积累,每一方印都承载着他对篆刻艺术的热爱和执着。

宝甓斋藏·然犀室印迹入藏,为来楚生篆刻研究添新证,童衍方捐赠印谱,助力上海图书馆守护中华文脉

《然犀室印迹》书的封面

陈超馆长代表上海图书馆对童衍方先生的慷慨捐赠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他强调,图书馆作为文化的殿堂和知识的宝库,肩负着履行历史与文化保存的重要社会职能。通过系统化地对特藏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典藏、保护和推广,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从而守护好中华文脉的传承。
同时,上海图书馆将在梳理原有馆藏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面向用户、面向馆藏传承的特藏文献采访与揭示知识库。并且,高度重视特藏文献的服务呈现模式,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魅力。

宝甓斋藏·然犀室印迹入藏,为来楚生篆刻研究添新证,童衍方捐赠印谱,助力上海图书馆守护中华文脉

来楚生先生篆刻原印集萃

《宝甓斋藏·然犀室印迹》的问世,无疑为学界深入探究来楚生先生的篆刻艺术提供了翔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它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能够帮助学者们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来楚生先生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同时,也具备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让广大艺术爱好者能够近距离欣赏到来楚生先生的精湛技艺。此次捐赠活动,西泠印社理事唐存才、复旦大学出版社编审陈麦青、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审冯磊以及上图采访编目中心、历史文献中心等相关人员共同见证,共同为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童衍方先生向上海图书馆捐赠《宝甓斋藏·然犀室印迹》原拓印谱“日”字号本的事件。详细介绍了印谱的内容、价值和意义,还提及上海图书馆馆长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此次捐赠为来楚生篆刻艺术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对中华文脉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1186.html

(0)
六合柯慧六合柯慧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