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正在热播的悬疑剧《棋士》展开,深入剖析剧中王宝强饰演的崔业从一个“窝囊”的围棋老师逐步黑化的过程,同时探讨了该剧所反映的千禧年社会现象以及带给观众的警示意义。
当下,悬疑剧《棋士》正在各大平台热播,这部被大家称作国产版《绝命毒师》的剧作,着实给观众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剧中,王宝强饰演的崔业迅速成为观众们热议的焦点。毕竟,很少有影视作品会将反派设定为主角,而《棋士》却别具匠心地把小人物转变为反派的过程细腻地展现出来,挖掘出了人性的深度。那么,好人黑化究竟需要经历哪几步呢?其实,王宝强所塑造的崔业在剧中早已给出了答案。
01 尊严被践踏,自我信念的动摇
崔业这个角色给观众的第一印象,用“窝囊”二字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他虽然身为一名围棋老师,但在别人眼中却毫无地位可言。好不容易在比赛中夺得冠军,可奖金被学校无情扣下,就连象征荣誉的奖杯都到不了自己手上。
事业上的不顺也就罢了,家庭方面同样让他倍感煎熬。在那个年代,小孩子更崇拜当刑警的大伯,而他的妻子则向往有钱人的生活,对安于现状的他充满了嫌弃。这对于一个男人的自尊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当大哥问他吃不吃汉堡时,崔业回答:“我吃过了,得了冠军学校请客,也是庆功宴”。其实从这时起,他对自我的认同就已经开始动摇了,只是碍于面子,还在倔强地较劲。
此时的崔业,深切地感受到自己个体存在的价值正在逐渐消失。就在这个时候,他恰好遇到信用社被抢劫。在劫匪的威胁下,他凭借围棋思维帮助劫匪逃走,而这也是他第一次在某件事上赢过了自己的哥哥。
在这个过程中,崔业还间接地报复了信用社经理,看着劫匪抢走对方的车,他心里想必是痛快的。一旦人在犯罪中获得了快感,并且事后没有受到任何惩罚,那么道德底线就会开始松动,这也成为他走上犯罪道路的前兆。
02 精神坍塌,在犯罪中寻找存在价值
当然,一次犯罪只是在崔业心里埋下了一颗罪恶的种子。毕竟,他是在社会秩序的约束下成长起来的,即便事业和家庭不如意,但它们依旧是他的精神支柱。然而,当这根精神支柱彻底坍塌时,一切都改变了。
导致他精神支柱坍塌的决定性因素有两件事。一是儿子得了渐冻症,病情不断加重,而他却没钱给儿子治病。这让他深刻地意识到,围棋虽然能让他在棋桌上赢过对手,但却赢不了残酷的人生。
另一件事是他得知了当年输棋的真相。原来,当年自己输给偶像并非是实力不够,而是对方用一包白糖贿赂老师帮忙作弊。这让他意识到,就连棋桌上的输赢都充满了不公平。
从前,他还能自我安慰“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可如今,他发现自己一直以来的坚持,原来只是一个笑话。至此,他的精神信仰彻底崩塌,也失去了自我的归属感。于是,他彻底将人生视为一盘棋局,自己和他人都沦为了棋子。
急于证明自己存在意义的他,在棋桌上无法实现目标,便只能在犯罪中寻求认同感。他精心策划绑架勒索王红羽,让大老板颜面尽失;又威胁自己的妻子放弃儿子的抚养权,彻底撕开了自己老实憨厚的伪装。更重要的是,他不想再输了,他要不断地赢,赢得金钱,赢得地位,更要让哥哥心服口服。
他将在犯罪中的“赢”,视为对现实地位缺失的代偿。然而,他没有意识到,这种代偿只会让他越陷越深。他越汲取,内心越空虚;越渴求,失去的就越多。当他回过头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早已千疮百孔,只剩下一副丧失灵魂的皮囊。
03 重新审视社会,时代命题下边缘人的悲剧性
这部剧的故事背景让人回忆起千禧年那个特殊的时代。千禧年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时代,但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却如同噩梦一般。因为有太多人跟不上时代飞速发展的步伐,逐渐沦为社会的边缘人物,开始对自我身份产生怀疑。
剧中,不仅有像围棋老师崔业这样的人物,还有因为贫穷不得已走上歪路的金夏生兄弟,以及不愿意认命、抛下家庭去追随大老板的高淑华。当底层百姓陷入道德与规则的矛盾旋涡中时,人性的动荡被激发出来,悲剧性的结局也就不可避免了。
同时,跟随男主的视角,我们能看到剧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以及对社会规则的审视。例如,校领导不把崔业当回事,却将他的奖杯当作拍照工具,这正是形式主义与面子工程的体现。
剧中那句经典台词:“走到社会,得学会怎么输棋。”代表了时代发展过程中,规则重塑前的混乱与灰暗。崔业与老板下棋时,还要被迫输给对方,这也表明当时的资本对规则具有绝对的掌控作用。
像崔业这样的小人物根本没有能力改变规则,他们如同蜉蝣撼树、螳臂当车,只能用极端的方式去证明自己。如果说《漫长的季节》是用案件来呈现下岗潮的伤痕和东北老工业的悲凉,那么《棋士》就是用一个小人物的黑化之路,展现世纪初边缘人的挣扎与绝望。
剧情看似只是在讲述一个人的故事,实际上却隐喻了屏幕前的众多观众。观众们越看越能感受到其中的悲剧性色彩,这样的剧情设计真正直击痛点,也因此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
结语
《棋士》这部剧的深度明显超出了观众的预期。剧情以小见大,揭开了千禧年社会的诸多病症,其现实性的表现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以崔业为代表的底层边缘人的茫然与挣扎,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在社会影响下的逐步变化。他们的黑化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一步步的困境中走到了绝路,充满了命运的无奈。
不过,男主崔业是极端思想下的个体代表。他本质上是被自尊心与欲望所控制的人,太爱面子又无力改变现状,只能陷入无尽的内耗中。他自以为能够操控人生的棋盘,却不知自己早已成为人生的“棋子”。其实,结局在开篇就已注定,当他走上犯罪道路时,就已经沦为“弃子”。
但人生不能“逢危须弃”,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遇到像崔业那样的无奈。然而,面对自己的命运,我们还是应该多一些责任感。这想必也是剧情带给观众的警示意义。希望屏幕前的观众们都能下好人生这盘棋局,不求赢得多么漂亮,只求每一步落子都无怨无悔。
本文围绕热播剧《棋士》展开,详细剖析了剧中崔业从善良小人物到黑化反派的转变过程,揭示了千禧年社会中底层边缘人的挣扎与无奈,以及人性在社会影响下的变化。同时,通过对剧情中社会现象和规则的审视,传达了面对命运应负起责任的警示意义,呼吁观众下好人生这盘棋。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1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