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钉钉十周年之际的重大人事变动展开,详细讲述了钉钉创始人陈航的职业生涯起伏,包括钉钉的发展历程、“云钉一体”战略对钉钉和陈航的影响,以及陈航离开阿里后的创业经历,最后分析了陈航回归钉钉的背景和钉钉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钉钉迎来十周年这个重要节点时,一场极富戏剧性且意义重大的人事变动悄然降临。
据媒体消息,阿里巴巴将收购陈航创办的两氢一氧公司的投资人股份。收购完成后,陈航(无招)将回归阿里巴巴集团,再度担任钉钉CEO一职。与此同时,现任钉钉总裁叶军(不穷)将回到阿里巴巴集团,另有任用。随后,阿里巴巴集团对这一消息进行了官方确认。
对于陈航而言,这一任命宛如“熹妃回宫”,充满了戏剧性。已经走过十年历程的钉钉,正是在陈航手中诞生,他也曾一度担任钉钉CEO。然而,数年前阿里巴巴推行的“云钉一体”战略,硬生生地阻断了他与钉钉的紧密联系,让业内人士为之惋惜。
如今,阿里巴巴的人事格局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年力推“云钉一体”的张勇(逍遥子)已从阿里巴巴体系中退出,阿里云也全面转向AI领域。此时,阿里巴巴意识到,钉钉还是需要陈航来掌舵。
陈航曾说过:“我们走了狗屎运,踩中了一个风口:中国中小企业从传统的纸质办公时代,进入云和移动时代。”2017年年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作为钉钉创始人和掌门人的他,用这句话描述了钉钉当时面临的发展机遇。那时的钉钉,已获得阿里巴巴集团的重视,发展势头强劲。
但实际上,陈航能踩中这个风口,实属无奈之举。1999年,陈航就开始在阿里巴巴实习,但并未参与到阿里巴巴2010年之前的发展。直到2010年,在吴泳铭的邀请下,他回到阿里,先后参与一淘、来往等项目,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来往项目的失利,迫使陈航带领一个小团队转向研发面向企业的通信应用,这才有了2015年1月正式发布的钉钉。
陈航是一位极具天分且异常勤奋的创业者。2015年,他带领团队对钉钉进行了疯狂的迭代。幸运的是,钉钉在年中就获得了马云的青睐,并得到了阿里巴巴集团的资源支持。到2015年底,钉钉企业组织突破100万家,并出现在阿里财报中。
接下来的三年,是钉钉飞速发展的三年。在持续的产品和生态完善下,钉钉的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企业组织数量增加200%,年底突破300万家;2017年9月,企业组织数量突破500万家,成为全球最大的企业服务平台;2017年12月27日,注册用户突破一亿;2018年5月,马云在阿里日集体婚礼上用谐音梗为钉钉打广告,让钉钉成为互联网热议话题。当然,中国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大势,也是钉钉崛起的重要客观因素。
到2019年8月27日,在钉钉未来组织大会上,陈航宣布:截至2019年6月30日,钉钉用户数突破2亿,企业组织数突破1000万;平均每4家企业组织中就有一家使用钉钉,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使用钉钉。这是钉钉的高光时刻,但也成为了陈航在钉钉职业生涯的潜在转折点。
这背后的原因是,阿里巴巴一直在推进“云钉一体”战略。2019年6月,阿里巴巴CEO张勇发布内部信,钉钉被并入阿里云智能事业群,陈航向时任阿里巴巴集团CTO兼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张建锋汇报。当时,钉钉官方回应称,钉钉进入阿里云智能事业群能形成乘数效应,为企业更好地提供一体化基础服务。
陈航虽然是钉钉的创始人,但在阿里巴巴体系内,他并非钉钉命运的真正主导者。钉钉的发展必须服务于阿里巴巴的战略。一开始,钉钉在陈航的带领下快速发展,但在阿里巴巴内部,阿里云才是更关键的核心业务。因此,当阿里巴巴推动阿里云智能化转型并深度赋能企业时,“云钉一体”成为了钉钉的必然选择。
“云钉一体”的伏笔早在2018年11月就已埋下。当时,时任阿里巴巴CEO张勇宣布组织升级,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张建锋兼任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2019年3月,张建锋在阿里云北京峰会上表示,云智能升级后,所有技术、产品输出和对B端的服务都要通过阿里云智能平台,包括钉钉等协同办公系统。从那时起,“云钉一体”战略就已在规划之中。
此后,阿里巴巴开始大力推进钉钉与阿里云的融合。2019年6月,陈航向张建锋汇报,拉开了融合的序幕。但钉钉由陈航创立,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整合过程中难免出现冲突,疫情的到来也延缓了这一进程。值得一提的是,疫情对钉钉业务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截至2020年3月31日,钉钉用户超过3亿,企业组织达1500万家。
2020年9月,阿里巴巴公布新一轮战略部署,将钉钉升级为大钉钉事业部,与阿里云全面融合,整合阿里集团相关力量,全面落地“云钉一体”战略。原钉钉事业部、阿里云视频云团队、阿里云Teambition团队等都被并入其中。这次组织调整的结果是,陈航从钉钉体系中离开,调回集团担任CEO助理,这一职位几乎等同于虚职。从那时起,陈航离开阿里巴巴就已成为定局。
从业务逻辑上看,阿里巴巴通过“云钉一体”推进阿里云发展具有一定合理性。阿里云要扩大To B业务,需要借助SaaS这一有力抓手,微软通过SaaS业务推动Azure崛起就是成功范例。但从陈航的角度看,他一手创立并发展壮大的钉钉业务,最终成为阿里云拓展市场的工具,难免有“为他人做嫁衣”的不甘。因此,2021年陈航选择离开阿里巴巴创业,也就不难理解了。
离开阿里巴巴后,陈航并未完全脱离阿里巴巴生态。他带领一批钉钉核心骨干创办了两氢一氧公司,投身跨境出海领域,并获得了元璟资本的投资,天使轮融资估值达30亿元。元璟资本的掌门人正是现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2022年5月,新公司发布首款具有数字光控的TWS耳塞HHOGene GPods,其商业愿景是“全链路数字化”,展现硬件 + 软件 + 服务的创新模式。然而,从商业落地效果来看,并不理想。陈航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以前在大体系内有诸多便利,如今要当“创一代”了。
在陈航离开后,钉钉在叶军的带领下,借助行业大势和阿里巴巴的体系力量,继续保持增长。2021年1月,用户数突破4亿,各类组织数超过1700万;2021年8月31日,用户数突破5亿,各类组织数超过1900万;2022年9月30日,用户数破6亿,企业组织数超过2300万,付费DAU突破1500万。
但2022年底情况发生了变化。2022年12月29日,阿里巴巴发出组织变革全员邮件,张建锋不再担任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勇亲自接任。外界认为这与阿里云营收增速放缓有关,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云钉一体”对阿里云的商业助力有限。
2023年8月,在阿里巴巴“1 + 6 + N”组织变革推进中,钉钉被明确为独立业务,这宣告了“云钉一体”战略的结束。独立后的钉钉继续增长,2024年1月9日,钉钉总裁叶军表示,截至2023年底,钉钉用户数达到7亿,软件付费企业数达到12万家,付费日活跃用户DAU突破2800万。同时,钉钉自2023年8月回归独立后,积极拥抱AI大模型,在产品进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操作,与AI的关联日益紧密。
陈航此次回归钉钉,有其特定背景。当初制定和执行“云钉一体”战略的张勇和张建锋已离开原岗位,如今阿里巴巴的掌舵者是陈航的老上司吴泳铭。吴泳铭有动力为钉钉寻找更合适的掌门人,而陈航无疑是最佳人选。所以,阿里巴巴收购两氢一氧公司,目的就是召回陈航。
在阿里巴巴最新财报电话会议上,CEO吴泳铭对钉钉寄予厚望。他表示,AI技术将提升集团To B和To C业务的效率、用户时长和用户价值,钉钉作为集团重要的To B资产,未来在企业端有很多用AI重塑协作协同的场景和机会,是面向To B领域的重要AI应用。可以预见,在AI时代,陈航领导下的钉钉将在阿里巴巴体系中扮演新的重要角色。
早在2017年,陈航就曾表示,钉钉的最终目标是让中国4300万中小企业用上钉钉,个人用户数量达到10亿级。但如今时过境迁,经历了创业艰辛的陈航,越来越意识到平台加持的重要性。当他再次回到这个熟悉的岗位,那个关于10亿级产品的目标是否还会继续,充满了未知数。
本文详细回顾了钉钉的发展历程以及创始人陈航的职业经历,从钉钉的诞生、崛起,到“云钉一体”战略下的调整,再到陈航的离开与回归,展现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变化和人事更迭。在AI时代背景下,陈航的回归为钉钉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但能否实现更大的突破,仍有待时间检验。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1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