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从传统金融到科技金融的华丽转身

本文聚焦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经济转型和低利率时代的发展情况。通过2024年年报,展现其经营的韧性与成果,包括资产负债规模增长、业绩正增长、低不良贷款率等。深入分析了其深耕主责主业和向新求变的两大发展路径,阐述了业务布局优势及科技金融的创新实践,最后提及战略规划及发展方向。

在经济转型的大浪潮中,低利率时代正加速到来,这一深刻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银行业的发展模式与经营策略。面对时代变革的汹涌浪潮,银行业究竟该如何主动拥抱,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呢?

我们或许能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4年年报中找到一些宝贵的参考。年报数据清晰地显示,邮储银行在这一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资产负债总额双双迈上新的台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持续保持正增长的良好态势,而不良贷款率更是稳稳地控制在1%以下。这些数据有力地证明了邮储银行具备穿越经济周期的强大韧性。

这种坚韧不拔的发展韧性,一方面源于邮储银行对主责主业的执着深耕,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其向新而行、向新求变的果敢魄力。在深耕主责主业方面,邮储银行通过“网点下沉”的策略,成功覆盖了城乡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自身的发展筑牢了坚实的基本盘。而在向新求变的道路上,“科技上行”成为了激活创新动能的关键,为银行打造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当传统金融基因与数字科技动能完美嫁接,一幅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金融新图景正缓缓展开。

上市9年:稳中有进,进中提质

银行业作为典型的强周期行业,其经营状况会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起伏。因此,评价一家银行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两年的短期表现,而需要从更长远的时间维度去考量。以邮储银行上市时点为观察窗口,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过去的九年里,邮储银行经营稳健且不断进取,各项主要财务指标表现优异,展现出了十足的韧性。

在“稳”的方面,邮储银行坚持规模、效益、质量的动态均衡发展。从规模数据来看,到2024年末,总资产达到17.08万亿元,贷款总额为8.91万亿元,存款总额为15.29万亿元,相较于上市前分别实现了1.3倍、2.6倍和1.4倍的显著增长。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也实现了稳步提升,2024年分别达到3487.75亿元和864.79亿元,较上市前分别增长了1.6倍和1.7倍,并且ROE长期保持在10%以上。在质量方面,不良贷款率长期稳定在1%以下,在众多上市银行中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

在“进”的层面,邮储银行全方位助力国家战略的实施推进。在持续巩固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优势的同时,与时俱进地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领域实现了增量扩面,绿色金融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普惠金融的根基更加深厚,养老金融的特色愈发彰显,数字金融的赋能作用不断增强,重点领域贷款余额在整体贷款中的比重进一步提升。

“优”的态势也更加凸显。零售金融的核心优势持续巩固,公司业务不仅实现了增量,还在扩面提质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资金资管业务更是亮点频现。截至2024年末,零售客户数超过6.73亿户,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达到16.69万亿元;公司客户数量达到180.41万户,相比上市前增长了近两倍。

深耕主责主业的韧性

邮储银行的发展韧性首先源自其对主责主业的深度耕耘。早在百年前,邮政储金业务就定位为服务小储户和中小工商企业的“大众银行”。2007年挂牌成立后,邮储银行延续了这一服务定位,专注于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目前,邮储银行拥有近4万个营业网点,广泛覆盖了99%的县(市),其中70%的网点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地区。

通过长期扎实的耕耘,邮储银行打造了独特的“地缘、亲缘、人缘”网络优势,培养了一支专业、专注、用心、用情的金融服务队伍,树立了温暖贴心、值得信赖的良好声誉。这使得邮储银行成为了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和普惠金融的标杆行。

截至2024年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29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63万亿元,这两项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均位居国有大行前列。

广泛的线下网络和大量的小微企业主等客户资源,成为了邮储银行发展零售业务的坚实基石,其零售银行的特色也愈发鲜明。2024年末,个人存款达到13.63万亿元,个人贷款为4.77万亿元。

这样的业务布局和资产摆布,让邮储银行具备了穿越经济周期的能力,尤其是在经济下行期,能够更好地抵御风险、保持经营稳定。与其他更依赖城市对公业务的银行相比,邮储银行的周期性波动相对较小。

其一,客户分散有效降低了风险。县域和乡村地区受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且农户、小微业主等客户群体较为分散,形成了多节点的风险缓释机制。

其二,负债来源稳定可靠。农村及县域客户的存款稳定性较高,能够为银行提供低成本、稳定的资金来源。2024年末,邮储银行存款付息率为1.44%,显著低于同业水平,为息差管理提供了充足的底气。

继2024年下半年邮储银行对代理费进行了被动触发调整后,今年3月27日再次公布了主动调整方案。在4月2日的邮储银行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邮储银行管理层还宣布了一系列邮银协同的新举措,包括千方百计降低代理存款付息成本、将代理网点客户发展为银行客户、丰富代理网点功能等。这些措施将进一步增强邮储银行的盈利能力。

其三,零售业务主导,资产负债结构稳健。零售业务的现金流相对更稳定,而对公业务容易受到企业盈利下滑、违约风险上升的冲击。此外,零售贷款风险权重较低,有助于维持较高的资本充足率。2024年末,邮储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4.44%,高于监管要求。

3月31日,邮储银行发布公告称,财政部和战略股东拟向邮储银行增资1300亿元。其中,财政部首次入股邮储银行,拟注资1175.8亿元,将成为邮储银行持股超过15%的第二大股东。据测算,此次注资完成后,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预计提升1.5个百分点。资本实力的增强将进一步提升邮储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抵御风险和盈利能力,为业务发展和结构调整开辟全新的空间。

高质量发展强调的是更公平、更公正、更普惠的发展。这就要求金融机构不仅要服务高净值人群和大企业,更要加强对农民和小微企业的支持。邮储银行通过自身的实践证明,在坚守主责主业的过程中,形成了横跨城乡、更侧重县域乡村的业务布局。通过全面均衡的业务结构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致力于打造均衡的资产负债表和强韧的损益表。同时,通过主动经营与管理风险,坚持资本集约化发展,以及借助科技赋能打造数字化、智能化风控体系,邮储银行已经锻造出了风险管理的核心竞争力,具备了更强的抗压能力和平衡能力。

向新求变的探索

邮储银行坚守主责主业,并非固步自封,而是以开拓者的姿态积极向新而行、向新求变、向新提质。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注入创新基因,在变革的浪潮中锻造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邮储银行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以强大的科技实力激发经营动能,支撑全行业务的高质量发展。自上市以来,邮储银行信息科技投入规模及占比稳中有升。2024年,信息科技投入达到122.96亿元,同比增长9.03%,占营业收入的3.53%。

借助科技赋能,邮储银行将传统优势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例如,邮储银行推动线上小微易贷产品的场景化转型,接入税务、政府采购、海关、科学技术领域等多维度数据,实现了批量获客和场景获客。这不仅扩大了普惠金融的覆盖面,还显著提升了普惠金融的服务效率。

同时,借助科技赋能,邮储银行积极布局公司金融、城市金融、特色金融、综合金融等新赛道,努力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当下,邮储银行正积极践行科技金融大文章,全力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如何为科技企业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支持,是银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对于以零售金融见长的邮储银行而言,发展科技金融需要更大的魄力。这既需要突破传统零售业务的思维定式,又要在服务客群、风险逻辑与盈利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刻变革。

邮储银行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包括创新“技术流”评价体系、丰富“看未来”审查方法、优化“U益创”科技金融产品服务体系、打造“政企研投”科技金融生态圈等,切实提升了科技金融的服务质效。

其中,“看未来”评价模式是基于科技型企业自身特点定制的评级模型。该模型结合企业的研发投入、专利、成长性、政策支持等要素,对客户进行精准画像,全面评估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及长期发展前景。在这种评价模式下,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不再单纯依靠担保抵押。

在湖南,邮储银行运用“看未来”理念为某陶瓷科技公司提供金融支持。起初提供小金额贷款,随着企业的发展,后续授信额度从1000万元逐步增加到5.2亿元,助力企业从小微企业成长为制造业单项冠军。

在深圳,邮储银行将研发投入、专利、成长性、政策支持等因素纳入参考维度,为某电子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并且在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为其匹配了不同的融资产品和授信方案。

在安徽,邮储银行通过“看未来”模型评估某机器人龙头企业后,为该企业授信1.5亿元,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使其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类似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邮储银行应用“看未来”技术批复企业超1.6万户,增长72.8%,批复金额超3.6万亿元,增长169.1%。

数据还表明,截至2024年末,邮储银行服务科技型企业超9万户,融资余额突破5000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0%、40%以上。一连串“韧性”增长的数据显示,邮储银行科技金融优势正在加速建立,“打造科技金融生力军”也成为了邮储银行的重要目标之一。

从田间地头的普惠金融深耕,到星辰大海的科技金融探索;从4万个网点的温暖服务,到数字银行的智慧跃迁。站在成立18周年的新起点上,邮储银行以“更普惠、更均衡、更稳健、更智慧、更具活力的一流大型零售银行”为清晰定位,积极书写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时代答卷。

如何将战略定位转化为实际行动和显著实效呢?在业绩发布会上,邮储银行董事长郑国雨表示:“为确保战略落地见效,我们正在加快推进各项工作,实施服务强县富镇、公司业务提升、手机银行赶超、网点效能跃升、城市业务攻坚‘五大行动’,推行组织架构、网点经营、市场服务、激励机制、数智化转型、运营管理、风险管理‘七大改革’,写好高质量发展的‘邮储篇章’,持续为全体股东创造更大价值,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可以看出,作为最年轻的国有大行,邮储银行正凭借坚定的战略定力破解发展命题,以无畏的创新勇气打开价值空间。

本文全面剖析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经济转型和低利率时代的发展状况。通过2024年年报展现其稳健的经营成果,深入分析了其深耕主责主业带来的业务优势和发展韧性,以及向新求变在科技金融领域的创新探索。邮储银行以战略定力和创新勇气,在坚守传统与开拓创新中找到平衡,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不断努力,未来有望在金融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1362.html

(0)
半荷mio半荷mio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