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大学大四学生隋昕彤作为“情暖童心 乡伴童行”活动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的故事。她凭借对公益的热情,将剪纸技艺融入活动,与留守儿童小悠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双方在相处中相互治愈、共同成长。
在一间温馨的活动室里,22岁的隋昕彤正全神贯注、耐心细致地给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传授剪纸的窍门。她微微俯下身,轻柔地说道:“孩子们,剪的时候要注意这个边,千万不能全剪断……”她是齐齐哈尔大学大四的学生,同时也是“情暖童心 乡伴童行”活动中一位充满爱心的志愿者。近日,记者对她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接触公益:内心热情被点燃
面对记者的镜头,隋昕彤声音轻柔,脸上还带着一丝腼腆。她缓缓说道:“我性格比较内向,但我对乡伴童行留守儿童公益活动充满了热情。”原来,隋昕彤儿时父母经常出差,孤独的感觉常常如影随形地陪伴着她。所以,当她偶然接触到公益活动时,内心深处那渴望温暖、渴望给予他人温暖的火焰瞬间被点燃了。她毅然决然地投身其中,她不仅想要为那些曾经和自己一样在孤独中徘徊的孩子驱散阴霾,更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早在高中时期,隋昕彤就踏上了公益之路。即便当时学业十分紧张,她依然会利用课余的每一分每一秒,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她会认真地辅导孩子们功课,耐心地陪他们做各种有趣的游戏。她用自己的真诚与爱心,像春雨润物般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赢得了孩子们深深的喜爱和认可。也正因如此,她荣获了2018 – 2020年市级优秀志愿者称号。2021年,步入大学的她响应返家乡活动的号召,再次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乡伴童行的队伍。
剪纸搭桥: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隋昕彤的母亲是市级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她从小就学习剪纸技艺,剪纸对她来说就像是身体的一部分,早已得心应手。她加入乡伴童行后,就在心里琢磨着如何将自己的这一特长融入到公益活动中。于是,她精心策划、反复筹备,终于开设了独具特色的剪纸课程,满心期待地想要把这门传统技艺传授给孩子们。
初次来到活动场地,看着叽叽喳喳、活力四射的孩子们,性格内向的隋昕彤心里不免有些紧张和无措。她的双手微微颤抖,眼神也有些游离。但她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暗暗给自己加油鼓劲。就在这时,一个叫小悠(化名)的孩子像个小太阳一样“嗖”地跑到她面前,脆生生地说:“姐姐,你是来陪我们玩的吗?你看起来好温柔!”小悠那灿烂的笑容和活泼开朗的性格瞬间感染了隋昕彤,就像一道光照进了她有些紧张的内心,给了她莫大的勇气。
在教学过程中,隋昕彤拿起彩纸认真地做示范。可她发现有些小朋友兴致不太高,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倦怠。她心里虽然紧张,但并没有慌乱,而是努力地在脑海中思考解决办法。就在这时,认真学习的小悠大声赞叹道:“哇,姐姐剪得好漂亮,我长大了也要像姐姐一样厉害!”小悠那清脆的声音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千层浪。在小悠的带动下,其他孩子也纷纷被吸引过来,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剪纸中。
从那以后,隋昕彤和小悠迅速亲近起来。在学习上,隋昕彤就像一位耐心的导师,不厌其烦地辅导小悠;在生活中,小悠把隋昕彤当成了知心姐姐,无话不谈。有一回,小悠悄悄把隋昕彤拉到一旁,小声地说:“姐姐,我爸爸妈妈在很远的地方打工,我很想他们,可我知道他们是为了我才这么辛苦,所以我要开开心心的,不让他们担心。”小悠那懂事又坚韧的话语,就像一把小锤子,深深触动了隋昕彤的内心,也让她更加坚定了做好公益的决心。
双向治愈:共同成长的美好旅程
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隋昕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变得越发开朗自信,就像一朵逐渐绽放的花朵。她积极主动地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成为了孩子们心中的大姐姐。小悠在隋昕彤的帮助下,学习态度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从原来的有些懈怠变得积极主动,成绩更是突飞猛进。她还获得了优秀三星少先队员称号,这让她变得更加自信和骄傲。不仅如此,在一次次剪纸合作中,小悠越来越热爱动手创作,只要有时间就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她还立志长大后要投身公益,去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孩子。
如今,隋昕彤依旧活跃在社区的留守儿童培训和帮扶工作中,就像一颗永不熄灭的星星,散发着温暖的光芒。她与小悠也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她们的情谊就像一杯陈酿的美酒,越久越香。“我和孩子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他们身上坚韧不拔的品质让我深受启发。本以为是我照亮孩子们的世界,没想到他们才是那束光,照亮了我内心深处。在陪伴他们的过程中,我完成了与过去的自己和解,收获了无比珍贵的温暖与力量。”隋昕彤感慨地说。
齐齐哈尔大学大四学生隋昕彤投身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的事迹。她凭借儿时的经历和对公益的热情,自高中起便参与相关活动。加入乡伴童行后,她将剪纸特长融入公益,与留守儿童小悠结下深厚情谊。在相处中,她变得开朗自信,小悠也在她的帮助下取得进步。双方相互治愈、共同成长,体现了公益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3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