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博鳌亚洲论坛:AI在变局中引领亚洲未来,博鳌论坛聚焦AI:消费、就业与发展前景全解析

本文围绕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展开,聚焦人工智能在消费、就业、技术发展以及安全等方面的议题。多位专家在分论坛上发表观点,探讨了AI的应用与治理平衡、对就业的影响、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安全保障等关键问题。

在3月25日至28日期间,备受瞩目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于海南博鳌盛大举行。此次年会紧扣时代脉搏,以“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为主题,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的参与。

3月26日上午,在一场名为“AI:如何做到应用与治理的平衡推进?”的分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发表了重要见解。她指出,AI在提振消费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在AI的助力下,消费者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定制化服务,甚至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产品。这是因为AI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精准地把握人们的消费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这一举措旨在将数字技术与我国的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积极支持大模型的广泛应用,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025博鳌亚洲论坛:AI在变局中引领亚洲未来,博鳌论坛聚焦AI:消费、就业与发展前景全解析

江小涓(中)在分论坛上发言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随着AI在消费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不禁担忧其是否会增加就业压力。江小涓对此回应道,AI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会导致就业岗位的减少。但她强调,应对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而不是减缓技术的应用速度。她呼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合理的政策制定来缓解AI对就业的冲击。

此外,江小涓还指出,过去多年来,AI治理方面的进展存在遗憾,相对有限。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判断AI技术是否可接受有两个重要标准。其一,AI能否带来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从而创造更多的财富;其二,AI发展的成果能否被社会成员较为公平地分享。从第一个标准来看,推动AI发展无疑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然而,关于其成果能否被社会全体成员公平分享,从经济学角度考量,关键在于就业是否充分以及分配是否公平。如果这些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就需要考虑制定替代政策。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9月底,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相关企业超过4500家。据赛迪顾问公开消息,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增速领跑全球。并且在未来1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将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如何评价人工智能取得的进步和产生的进展方面,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在分论坛上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DeepSeek凭借更好的资源和更开源的模式,成为近两年来人工智能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创新成果,这是中国对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贡献。

张亚勤进一步指出,AI正呈现出从信息智能向物理智能,再向生物智能发展的趋势。例如无人驾驶、机器人等属于物理智能范畴,而脑机接口、生物体大模型等则属于生物智能领域。他认为无人驾驶是具身智能最大的应用场景,也是有望首先落地的项目。相比之下,人形机器人的落地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人工智能高层顾问机构专家曾毅则对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要在行为尺度上达到用户可接受的水平,在计算机制上也将进一步受到自然机制的启发,包括学习机制和人类发育演化机制。这可能是未来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走向。

与此同时,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专家们更加关注安全问题。曾毅强调,伦理安全应作为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的核心基因,是不可删除、不可违背的第一性原理,同时要确保人工智能稳健发展。

张亚勤则从信息安全的角度发表了看法。他认为,从可控性和可信度方面来看,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问题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的。但从风险角度考虑,需要明确划定一些红线和边界。因为技术在不断发展,如果没有明确的边界,仅谈论一些大的原则,再去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将会非常困难。

本文围绕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中的人工智能相关分论坛展开,介绍了AI在提振消费、对就业的影响、产业发展规模和趋势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多位专家对AI的技术进展、发展方向以及安全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整体反映了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强调了在推动AI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其应用与治理的平衡、保障公平分配以及确保安全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6592.html

(0)
小耀小耀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