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智能机器狗上岗,AI先锋城市建设多举措并进

深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多项动态,包括龙岗坂田街道厂房改造现场智能巡检机器狗上岗,以及市政协“深聊会”上围绕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探讨,涉及产业体系、“训力券”使用门槛、产业基金落地等方面的内容。

深圳:智能机器狗上岗,AI先锋城市建设多举措并进

近日,在龙岗坂田街道的中南国际实业深圳有限公司厂房改造施工现场,迎来了一位崭新的“安全员”——智能巡检机器狗。这只机器狗眼神显得格外犀利,身形小巧且行动灵活,一旦发现施工安全隐患,它能够立即进行实时上报。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成果源于坂田街道与南方科技大学共建的全链条合作平台,是推动技术创新在实际工程场景中落地应用的一个典型范例。(深圳特区报记者 赖犁 通讯员 王丰 摄)

深圳新闻网2025年4月3日消息(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4月2日,在市政协举办的“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深聊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创委、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市政数局等政府职能部门代表,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代表以及政协委员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深圳如何实现AI先锋城市建设出谋划策、剖析建言。

以打造AI应用先锋牵引AI产业

记者从此次会议中了解到,截至2024年,深圳的人工智能产业已经逐步构建起了一个覆盖硬件制造、软件技术、终端产业等多个环节的全链条产业体系。目前,深圳拥有超过2200家相关企业,其中包括14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4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及1120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这样的基础上,深圳该如何在AI先锋城市建设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呢?

市政协委员、科技界别召集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仁辰提出,深圳要推动人工智能实现快速、高质量的发展,就必须充分结合自身高度市场化、产业链完整的优势,紧紧抓住应用这个关键因素。通过打造“AI应用先锋”,吸引全球最先进的算力、模型等AI技术汇聚深圳,使其与深圳的硬件产业紧密结合并落地生根,进而推动深圳人工智能产业的全面发展。

降低“训力券”使用门槛

3月29日,深圳发放了首批“训力券”(即算力购买补贴),补贴总额接近2亿元,惠及了近40家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在“深聊会”上,委员们普遍认为,深圳大力度发放“训力券”,对于帮助企业缓解研发投入的压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不过,“训力券”的申报存在一定门槛。根据相关规定,“训力券”的申报要求需求方年租用智能算力开展AI大模型训练、推理的费用达到50万元(含)以上。市政协常委、科技界别召集人、深圳码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黄鼎隆指出,通过AI的应用,企业能够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优势。然而,对于很多小微企业来说,投入50万元进行AI应用是一个难以做出的决策。因此,他建议降低“训力券”的申报门槛,让更多的小微企业能够积极尝试AI的应用,进而提升深圳AI应用的广度,真正实现AI赋能千行百业。

加速产业基金落地

去年年底发布的《深圳市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汇聚多元资本构建人工智能百亿基金投资生态,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原则。对此,委员们表达了极高的期待。

市政协常委、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陈宁表示,业界都迫切希望能够加速推动产业基金的落地,通过更加市场化的手段,撬动全市AI产业的高速发展。同时,他也强调,产业基金在投资时,除了要关注从“0”到“1”的初创企业以及百亿级的龙头企业外,也不能忽视那些已经上市、正处于从“1”到“100”阶段的成长型企业。这类企业的快速成长将为整个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强劲的支撑。

本文围绕深圳人工智能发展展开,先是介绍了坂田街道厂房改造现场智能巡检机器狗上岗这一技术创新落地成果,接着阐述了市政协“深聊会”上关于打造AI先锋城市的讨论内容,涉及产业体系现状、以应用牵引产业发展、降低“训力券”使用门槛和加速产业基金落地等方面,展现了深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发展举措。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1546.html

(0)
小耀小耀
上一篇 2025年4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