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紫苑花开”——紫苑书院七人书画作品展的相关信息,包括开幕时间、展览时间、地点、参展作者等,还阐述了展览的意义和背景。同时着重介绍了参展书画家翁建红的艺术经历、作品风格以及他在公益传承方面的贡献。
在艺术的花园中,紫苑花正悄然绽放。“紫苑花开”——紫苑书院七人书画作品展即将拉开帷幕,这场展览宛如一场艺术的盛会,将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展览信息
开幕时间:2025年4月7日上午10:00
展览时间:2025年4月7日—5月6日
展览地点:中国美协苏州胥口展览中心(吴中区胥口镇新世纪名家街)
参展作者:陈桂南、于兆松、潘永斯、张清浪、许苑琳、翁建红、钟世发。他们怀揣着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在书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特邀作者:张立辰、于光华、岳黔山、郭煌、阴澍雨、刘海勇、张赤、唐书安、吴中培、周望、张弦、郭艺涵。这些知名艺术家的加入,为展览增添了更多的艺术光彩。
展览前言
“紫苑花开”书画作品展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神圣使命,孜孜不倦地探寻着中国画“写意精神”的深度与广度。2018年,一群满怀梦想与激情的青年学子汇聚到紫苑书院。在这里,他们播下希望的种子,挥洒辛勤的汗水。他们用真挚的情感去感受艺术的无限魅力,用灵动的笔墨书写着青春的壮丽篇章。
如今,我们满怀欣喜地迎来了“紫苑花开”陈桂南、于兆松、潘永斯、张清浪、许苑琳、翁建红、钟世发七人书画作品展。并且荣幸地邀请到张立辰、于光华等众多老师的作品一同参展。尤为令人感动的是,张立辰先生亲自为本次展览题写了展名——“紫苑花开”,这无疑为展览赋予了更深的意义。
“紫苑花开”七人书画作品展的隆重开幕,不仅仅是一场艺术作品的展示,更是一次心灵的深度交流,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此次展览与胥口镇结缘,书画家们用实际行动将文化送到基层,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七位书画家在求学的道路上,遭遇了无数的艰辛与挑战。他们克服了工作与家庭的重重困难,始终坚守着对艺术的那份热爱与执着,笔耕不辍,钟情于翰墨之间。在北京,他们有幸得到了张立辰、薛永年、刘曦林、姜宝林等美术大家的悉心指导。这些大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创作经验,为学子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由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导师团,以及各高等院校富有教学经验的中青年教师,也给予了他们诸多鼓励与帮助,让他们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此次书画展,是七位书画家过去几年学习成果的集中呈现。一幅幅作品风格各异,有的清新脱俗,宛如山间的清泉,流淌着自然的灵动;有的气势磅礴,好似奔腾的江河,展现出雄浑的力量。这些作品无不彰显着他们扎实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貌。它们是书画家们用心血浇灌的花朵,是用汗水凝结的果实,更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深情厚谊的有力见证。
“紫苑花开”寓意着希望与未来。七位书画家用自己的才华与不懈努力,坚定地守护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这片净土。我们坚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在艺术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共同期待,“紫苑花开”这七朵艺术之花,能够在未来的艺术征程中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参展书画家——翁建红
翁建红,他是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东吴文化青年拔尖人才,胥口·中国书画名家街艺术总监,江苏省现代美术馆东欣村分馆馆长,苏州市吴中区胥之缘志愿者服务队队长。他身兼数职,却始终在艺术与公益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山花烂漫》188×200cm
以笔墨绘就江南灵韵
▢韩福江
初次结识翁建红,是在吴中胥口镇的一次画展上。这位1983年出生于苏州的艺术家,身上既散发着江南文人的清雅气质,又展现出新时代艺术家的社会担当。他在胥口中国书画名家街潜心创作了二十余载,用手中的笔墨构筑起一个传统与现代完美交融的艺术世界。
生于“中国书画之乡”的翁建红,自幼便沉浸在太湖的烟波浩渺与翰墨的清香之中。与人们印象中离群索居的画家形象不同,他将自己的艺术理想深深扎根于市井烟火之间,在繁华的街巷中开辟出一片澄怀观道的艺术天地。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紫藤垂珠般的婉约灵动,又有寒梅傲雪的铮铮风骨。更为可贵的是,他在传统文人画中注入了鲜活的时代气息,让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紫气凝香》68×138cm
观赏他的近作《紫气东来》,以藤为骨、以花为韵的独特构图让人眼前一亮。粗犷的墨色藤蔓犹如蛟龙腾跃,充满了力量感;细笔勾勒的紫藤花穗则似珠帘轻垂,婉约动人。刚柔相济之间,暗合了吴门画派“笔墨当随时代”的创新理念。在《寒香图》中,他运用枯润相生的笔法皴擦老梅枝干,朱砂点染的梅花仿佛在宣纸上跃动,既承袭了明代“勾花点叶”的技法精髓,又以现代构成意识重构了画面节奏,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荷塘冬景写生》68×68cm
翁建红在深耕创作的同时,始终秉持着“以艺养德”的信念。他开办社区暑期书画班,将名家街的艺术资源转化为普惠性的美育课堂,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学习书画艺术。他还与多所学校共建书画传承基地,研发的少儿水墨课程让传统笔墨充满了童趣。此外,他带领团队申报慈善项目,为社区公益事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向阳逐梦》200×240cm
在翁建红看来,书画不仅仅是案头的清供之物,更是连接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的重要文化纽带。他说:“守正创新绝非对立。”在创作中,他始终践行着这样的艺术哲思。他笔下的残荷雪韵系列,运用留白造境的传统手法表现现代审美趣味,虚处仿佛能看见太湖晨雾的氤氲,实处好似能听到枯荷雨声的淅沥。这种对传统程式的突破,源自他二十年来对宋元经典的反复临习钻研,更来自他对江南风物的深刻体悟。
如今,漫步在胥口书画街,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画案前,翁建红挥毫泼墨,认真地传授技法;展厅里,他耐心地为观众讲解艺术源流;社区活动中,他又化身为热情的文化志愿者。这位东吴文化青年拔尖人才,正以笔墨为舟楫,在艺术创作与公益传承的双重航道中,驶向更开阔的水墨新境。
《泽蒲翔羽》200×240cm
《塘边趣意》38×68cm
《翠影摇风,蕉叶含情》68×138cm
《博南古道寻梅》97×180cm
本文围绕“紫苑花开”紫苑书院七人书画作品展展开,介绍了展览的基本信息、意义以及参展书画家的创作历程和成果。重点讲述了翁建红的艺术风格和公益贡献,展现了书画家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在艺术和社会领域的积极作为。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8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