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黎城县浊漳河的生态修复与发展情况,介绍了当地为打造“生态走廊”采取的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包括旅游项目建设、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方面,还提及了未来的发展规划。
当你来到黎城县的浊漳河,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河床经过精心疏浚,水流更加通畅;河岸两侧披上了一层翠绿的衣裳,生机盎然。碧绿的河水蜿蜒流淌,仿佛一条灵动的丝带。野生鸳鸯在水中悠然自得地嬉戏,它们时而潜入水中,时而浮出水面,溅起层层水花;鸭群也欢快地游弋着,为这片水域增添了一抹活泼的色彩。天空中,百鸟翔集,它们或在空中盘旋,或在枝头栖息,清脆的鸟鸣声回荡在整个河畔,让人心旷神怡。而蜿蜒于浊漳河畔的马拉松赛道,更是将自然风光与运动活力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赛道两旁,是秀丽的山水风光,选手们在奔跑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运动的激情,又能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这里也成为了吸引众多游客的又一亮点。
近年来,黎城县以浊漳河生态修复为核心,开启了一场全面而深入的综合治理行动。当地政府统筹推进控污、调水、清淤、添绿等多项措施,投入了高达3.72亿元的资金,实施了红色水利文化展示中心、沿岸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9个重要项目。通过这些努力,全力打造浊漳河“生态走廊”。目前,浊漳河环线旅游公路、七彩马拉松赛道等项目已基本完工。沿着这条生态走廊,沿河生态休闲经济蓬勃发展起来,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3月19日,记者走进了红色水利文化展示中心(伯承桥)。施工现场一片忙碌的景象,施工人员们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各项作业。他们专注的神情和熟练的操作,让人感受到了项目建设的高效与严谨。
黎城县地理位置独特,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之处。这里境内河流众多,凭借着丰富的水资源和秀丽的自然风光,素有“上党小江南”的美称。今年以来,该县坚持规划引领、系统施策,加快推进浊漳河干流防洪能力提升、红色水利文化展示中心、北马水美乡村等重点工程。截至目前,浊漳河环线旅游公路主体已经完工,红色水利文化展示中心开工建设,北马水美乡村的驿站布展和民宿装修正有序推进。各项工程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为浊漳河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生态修复的同时,黎城县并没有忽视经济发展。当地注重将河道治理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新增植绿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让整个河畔更加绿意盎然;打造了20多处景观小品,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观赏点;发展了10多家民宿、农家乐,满足了游客的住宿和餐饮需求;种植了6万余亩优质小麦,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开发了麦田画等生态休闲产品;成功打造了3处网红打卡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拍照。
“以前这里是一片荒地,河水也不干净,现在河清了、岸绿了,村里人开了农家乐,收入翻了好几倍。”浊漳河畔的村民王大爷笑着说。如今,每到周末,游客们便会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浊漳河畔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的新亮点,村民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美好。
黎城县通过山水林田路村协同治理,将浊漳河畔打造成为了最美旅游观光带、最实富民产业带、最优生态涵养带。这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黎城县将继续以水兴业、以水润城、以水惠民,推动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建设迈上新台阶。
本文介绍了黎城县浊漳河在生态修复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包括采取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打造“生态走廊”,推进多个重点项目建设。同时,注重将河道治理与经济发展结合,发展多种产业,使浊漳河畔成为乡村振兴新亮点。未来,黎城县将持续以水为依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679.html